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94章生几个,你也是老二(第1/2页)
“王局长敬酒,哪能随意,肯定是干了。”陈浩没真的随意,也跟着将酒杯里的2钱酒水给干了。
用这么小的酒杯,一个是茅台数量有限,小一点,能多分些人喝。
再一个就是一口就可以干了,显得痛快,情绪能很快到位。
不管干啥事,情绪的作用不能忽视,而环境的布置则能影响情绪,有些人偏好树林,有些人偏好床上,有些人偏好在椅子上,还有些人偏好在别的地方。
“实话说,我这次过来是被赶鸭子上架,不想来的,分田到户这个事涉及到政治问题,弄不好是会丢乌纱帽的。”石先民道。
他脸有点红,喝酒上脸,但话还算清晰,“县里那么多领导干部,都推三阻四的,不是有这个事,就是有那个事,不愿意来,就我被推出来,参加分田到户的仪式。”
“要不是省里的领导到红旗生产队视察过,县里怕是一个人都不会安排来,当然,王局长除外,他是自己要过来的。”
就王木松一个人过来。
“我不一样,我就是主动过来,也是拍些照片,录像。”王木松道。
真要出现政治问题,他受牵连的地方也少,石先民比较大些,因为他是相当于做记录,而石先民则是被推出来,代表县里参加分田到户仪式。
“这么多人都躲避不及,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对上头的政策摸不准,担心分田到户这事出问题。”石先民继续。
他肚子也憋着一肚子的气。
凭啥推自己出来?太欺负人了。
原本打算只出个人,不出声,不参与分田到户的事,但这会儿,听到陈浩讲的一番话,加上几杯酒下肚,他心情澎湃了。
“有担心,情有可原。”陈浩道,“不过红旗生产队的状况,我相信经过报道,宣传,让上头的领导,让全国人民看到后,怎么取舍,该怎么走,心里肯定会更清楚,会更坚定。”
不能让石先民一个人说,总归要捧个哏,附和几句。
“陈队长,你替他们说话,但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笑话。”石先民道,他语气大了不少,“原本我也想躲的,但你的一番话让我很汗颜。”
“你说的很好,人有各种身份,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担心出了事,自己的家人受到牵连,但是,普通人有这种担心,选择退缩,以保全自己,保全家人,的确是情有可原,可作为干部,作为领导,我不该有这个心思。”
他看着陈浩,“就像你说的,除了父母、子女、丈夫的角色,还有干部的身份,有这样一层身份,就不该惜身,就该为人民的谋福祉。”
他要站出来!
“石局长是县农业管理局的领导,能有他这个话,往后花山公社的农业生产资料,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刘怀德道,“花山公社的群众,都得要感谢石局长。”
“言重了,当干部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做好本职的事,谈什么感谢?”石先民摆手,“县里的农业生产资料也很紧缺,要提供给花山公社,还很难,但搜集一些,优先提供给红旗生产队,紧着红旗生产队用,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红旗生产队第一个搞分田到户,又是第一个将全生产队的分田到户情况落实,县里给予支持,也是应该的,毕竟红旗生产队的日子的确比其他生产要强,更该鼓励和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4章生几个,你也是老二(第2/2页)
“那我得敬石局长一杯,感谢你的优待,感谢县里的优待,有你这个话我就放心了,我代表红旗生产队的村民,感谢你。”陈浩又一口闷了。
另一边的桌子上。
童倩,妮妮,还有小朵,坐在一张桌子上。
母女3人的目光,却一直盯着陈浩那边。
“爸爸又全喝了,他傻的吧,都不知道慢慢喝。”小朵蹙着眉头,担心急了,“哼,等他回家了,我一定要好好提醒他,喝酒要慢点,不然身体会受伤的。”
“大人喝酒,你小孩子懂啥,今天是高兴的日子,肯定要喝点酒啊。”妮妮道。
“我马上也是大人了,等妈妈肚子里的弟弟出生,我就是老大。”小朵道。
比大小,老是被妮妮压一头,还反驳不了,她很气,就盼着童倩肚子里的娃早点出生,这样自己就不用做老小了。
“那你也不是老大,是老二,还是比我小。”妮妮夹了一筷子的猪肘子肉,手小心的在下面兜着,生怕掉了,放到童倩碗里,“妈妈,你怀着宝宝,不能用力,要吃啥菜跟我说,我给你夹。”
这娃很贴心。
陈浩让她照顾好妈妈,看着妹妹,她一直记在心里,照做。
“妈妈,那你多生几个,不要只生一个,这样我就能做老大了,我才不要做老二,我要比姐姐强。”小朵道。
她一直被妮妮压着,很不服气,想翻身。
“生几个,你也是老二,你一直都比我小。”妮妮道。
一顿饭,吃的很高兴,酒足饭饱后,刘怀德,石先民,王木松等人没有急着走,在生产队里又转了一圈。
招待所,大棚,后山的人工木耳、香菇种植基地,村民家里,都着重转,还拍了照,录了像,有人还当场做了笔记。
等到下午的时候,一行人才结束了行程。
陈浩让一辆卡车,送石先民,王木松等人回县里。
“石局长,王局长,我就不跟着你们回去了,你们回了县里肯定还要开会,要整理,后面去县里再找几位领导喝茶,聊天,面粉和肉,放在卡车后面。”陈浩道。
他又吩咐开车的司机,“把几位领导先送回家,路上开车稳着点,不要急,有设备,都精贵的很。”
“今天拍的照片,录的像,都很好,很有宣传的价值,是典型,我会尽快整理出来,刊登在报纸上,也会跟上级部门反馈。”王木松道,“红旗生产队肯定会全国有名的,你就等着看报纸,看电视好了。”
他搞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对红旗生产队的事很上心,这个典型太典型了!
只要报道出来,是被批判,还是被颂赞,他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无论是批判,还是颂赞,都会很激烈,很火爆!
“我也会写文章,红旗生产队应该成为榜样,让全国生产队跟着学习,让全国的农民尽快摆脱贫困的局面,至少要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石先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