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假皇孙> 236 老朱:叶升为何这么难杀?

236 老朱:叶升为何这么难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午,天空湛蓝,阳光正好。
    六部五寺的重臣,还有在京的王侯,都顶着烈日等在燕子矶码头,今天凉国公蓝玉大胜归来,他们奉旨前来迎接。
    周围的大臣都安静,三两个人凑在一起,低声交谈。
    朱允?今天也来了,就站在一旁,和督察院的左副都御史马和安聊的亲切。
    正午的阳光有些炽热,众人晒的满脸油汗,都翘首以盼,希望凉国公早点到来。
    江面上白帆点点,却看不到船队过来。
    朱允?站在人群的最前面,静静地看着江面,盯着江水发呆。
    五天前,郭宁妃去了;
    前天,李院判也去了。
    熟悉的人一个一个离去,京城变得陌生了许多。
    身侧站的是吏部左侍郎黄元济,不断找他说话。自从白马非马,被朱允?摆了一道,黄元济对他十分客气,甚至有点巴结。
    朱允?只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几句。
    “殿下,喜欢青铜器吗?”
    “黄侍郎,对商周的青铜器很有研究啊?”
    “殿下,下官只是有点小小的心得。”
    “哦。”
    “殿下如何看商周的器物,有特别喜爱之物吗?”
    “还行吧。”
    “下官知道有几家文玩的铺子,东西都很不错,殿下如果感兴趣,下官可以介绍一二。”
    朱允通有些挠头,喜欢商周的是吧?咱给你找点事做,免得总是打揽我。
    “黄侍郎,龙骨上面的字你认识?”
    “这个......,殿下,那是药材,下官很少关注。呃,上面的文字很古老,下官偶尔也有认识的。
    “你想想,这些文字是不是也挺有趣?这可是上古文字呢!说不定就是掩埋在废墟中的历史。
    “殿下说的是。”
    “你就没想过去识别这些古老的文字?”朱允通紧跟着追问道。
    “呃,殿下,这个似乎很有趣。”黄元济陷入了沉思。
    龙骨现在是药铺里才有的,偶尔会带文字。
    一般带有字的价格会高一些。
    自己过去还真没留意过。
    也许,以后可以关注一二,这似乎是个新颖的领域,还没有人触碰过。
    朱允的话似乎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黄元济陷入沉思。如果自己能一一识别这些字,就可以写一本书流传后世了。
    黄元济越想越觉得可能,几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全身心陷入了以后的筹划,第一步,去药店买来大量带文字的龙骨;第二步,………………
    朱允?的耳边终于清静了。
    江面上,他看到了几艘挂着“许”字的快船从眼前划过。
    现在许家的快船生意十分火爆,已经在布局在运河上设点,慢慢渗向淮水、黄河。
    不过他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忧,现在自己还能庇护他们,一旦老朱宣布的继承人不是自己,许家的生意必然会遭遇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
    今天回去得找许小棠谈一谈,快船的布局要重新考虑区域了。
    一艘普通,陈旧的客船枉顾岸上士兵的呵斥,自顾自地靠上了码头,船夫搭上了跳板。
    岸边的士兵急忙上前要驱逐他们走开,这里是专给凉国公留的。
    船夫大声说了几句,衙役惊讶地看向船舱。
    紧接着,蓝玉带着几名护卫,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岸上的众人都愣住了,
    “是凉国公?”
    “怎么如此简朴......”
    “没想到啊,”
    “国公爷这般简朴,实乃我辈之楷模。”
    本以为会来一个庞大的船队,触目都是遮天蔽日的桅杆,没有只有孤舟。
    众人迎了上去,施礼后一阵寒暄。
    朱允?笑着站在一侧,看着风尘仆仆的蓝玉,两人对视一眼,笑着点点头。
    人多眼杂,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蓝玉和众人客套几句就告辞去了乾清宫,群臣就此散了。
    朱允?则陪着王行回家。这一趟四川之行,王行黑瘦了很多。
    两人直接去了凉国公府的书房。
    王行坐在熟悉的位置,浑身放松下来,连声感慨,
    “还是家里的椅子舒服。”
    朱允?端着茶杯慢慢喝了起来,出了一中午的汗,早就口干舌燥。
    一杯茶尽,他才屏退左右,问道,
    “先生,可知道郑国公建了一个道观?主持叫玄真子?”
    王行点点头,
    “殿下,在下有印象的。郑国公在外生病了,是玄真子治好了,两人就这么认识了。之后随郑国公回京。”
    朱允通拿出画像,
    “先生看看,是这个人吗?”
    王行接过去仔细看了看,
    “殿下,是他。”
    “这人找我了。”朱允通将玄真子找过来,自己去道观探视的过程,详细讲述了一遍。
    甚至包括邢氏女的案子都没有漏掉。
    王行笑了,
    “玄真子的脑袋多精明啊,收拾一个村妇还不是手到擒来。”
    “先生,这人能用吗?”这是朱允最关心的问题。
    王行点点头,
    “可以用。在下接触过他,为人很精明。他和郑国公关系莫逆,既然郑国公将他托付给你,肯定可信的了。”
    朱允?放心了,
    “我这正缺人手,那就他了。”
    从玄真子轻松解决了邢氏女,朱允通就想着用他,毕竟京城极少有人知道他和玄真子的关系。
    但是碍于对玄真子不了解,自从邢氏女案子结束,朱允通除了照常拨付钱粮,就没有再联系他。
    现在有了王行的肯定,那就可以放心地用了。
    提起邢氏女,朱允?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似乎从这个“神医”的身上得到了一点启发,只是启发还很模糊。
    ~
    朱允通将京城最近的变化说了一个遍。
    虽然双方一直书信未断,但是书信比较太简短,不如面对面地交流更便捷。
    最后,朱允通说道,
    “储君这个位置的最大变数就是陛下的态度。
    王行苦笑道,
    “是啊,陛下喜欢谁,谁就是。更难的是咱们还不知道陛下喜欢什么样子的储君。
    朱允通又说道,
    “本王猜测,陛下会从东宫挑一个。如果是选择一个皇子,太子安葬后,陛下不会放他回去的。”
    王行缓缓点了点头,
    “殿下说的是。”
    两人正说着话,有人进来禀报,
    “殿下,先生,靖宁侯中午刚到江北,就被锦衣卫拦截了,他们拿了圣旨将侯爷给锁拿去了。”
    王行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靖宁侯叶升是老公爷的亲家,陛下捉了他,意图就很明显了,这是指向老公爷呢。
    朱允?叹了一口气,蓝玉出征回来的当天,老朱就抓了他的亲家,真是一点情面也不留啊。
    “先生,镇抚使尤天纵死了,你知道了吧?他是去归德府搜集宁侯的罪证,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大火。”
    王行庆幸道,
    “在下知道的。幸亏那场大火啊!感谢大火!”
    如果陛下拿到了那些证据,叶升这次就死定了,和胡惟庸扯上关系的,几乎没有幸免的。
    他没有询问朱允?谁去放的火,这种秘密心照不宣最好。
    朱允?继续道,
    “几天前,我叮嘱了叶府,让他们自己将不法的事情都清理个手尾,希望把柄不要留下太多吧。”
    王行叹了一口气,
    “殿下,只要叶家人还不是太蠢,一定会照办的。如果到了如此境地,他们还执迷不悟,留下把柄,那就是叶家的命了。”
    朱允?意味深长地说道,
    “先生,就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王行神情凝重,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老朱的意图已经很明显,要削弱淮西勋贵,甚至已经扬起了屠刀。
    能不能躲过这一劫,不仅自己要挣扎,还要看天意。
    可是天意难测啊!
    管家匆忙进来,
    “殿下,先生,宫中来了一位传旨的公公。”
    王行急忙吩咐摆香案,迎接圣旨。
    司礼监的一个小太监捧着圣旨来了。
    旨意是给朱允的,三日后去五城兵马司观政,为期一年。
    朱允?接了圣旨,询问传旨的太监,
    “类似的圣旨,还有几份?”
    小太监恭敬地回道,
    “殿下,还有四份,?殿下去了工部;辽王去了户部,宁王去了兵部,韩王去了礼部。”
    朱允?心里咯噔一下,朱小二去了工部?
    自己的炼钢作坊就属于工部的军器局管。
    老朱这是要做什么?
    送走了传旨太监,朱允?和王行回了书房。
    朱允?缓缓坐下。
    老朱今天抓叶升,又突然安排观政,显然是蓄谋已久了,就等蓝玉回来,突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先生,如何看?”
    王行沉吟片刻,分析道:
    “陛下没有明确储君,至少说明他在犹豫,或者说担心现在宣布会引起朝野动荡。
    朱允?说道,
    “先生,本王认为辽王、宁王、韩王都是陪跑的。”
    王行点点头,
    “即便是轮到燕王,储位也轮不到他们。‘
    朱允通又说道,
    “甚至本王都是陪跑的。”
    “本王的炼钢作坊可是在工部的管辖之下,火枪也是本王发明的,如果去工部观政,没有比我更合适的。”
    “可是眼下,我最擅长的却是朱允?去了。
    王行沉默片刻,也只能有些失落地回道,
    “殿下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朱允?冷哼一声,
    “陛下现在威望正隆,直接宣布又能怎么样?谁敢反对他?他为何来了这么大一个迂回?”
    王行打开折扇,轻轻扇动,“在下认为,陛下也是有顾虑的。”
    “先生,他顾虑什么?”
    “殿下,如果陛下选择了朱允?殿下,却又如此折腾,那就是在顾虑您的声望。”
    “哦?本王声望这么大的吗?”
    王行笑了,
    “殿下在京城,对下面不太了解。其实,殿下在民间声望甚隆,有贤王”的美名。”
    “这次随老公爷出征,沿途一直到四川,在下都听过对殿下的夸赞。”
    “殿下的蜂窝煤和轧花机的影响太广泛了,无数百姓从中受益,甚至因此有了活计。”
    “而殿下拿出的钢刀、钢制火铳、火枪这些犀利的新式武器,使得殿下在军队中也很受底层军官和士兵的拥戴。”
    “陛下贸然立了朱允?,天下必然沸腾。”
    朱允?捧着茶杯喝了一口,
    “能有这个名声,多亏了武勋的刻意传播。”
    主要是淮西勋贵的人在夸赞,在推波助澜,毕竟他们和朱允的利益是一体的。
    另一方面,太子在的时候,老朱也企图树立一个贤明的皇族的典范,抵消那些无恶不作的藩王的恶劣影响,就刻意让人宣传了一波。
    没想到今天竟然成了护身符。
    王行沉默良久,才坐直了身子,正色道,
    “殿下,在下认为,目前陛下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陛下选择了朱允?,殿下和其他几位皇子不过是掩人耳目。同时他要树立二殿下的声誉,消解殿下的“贤王”的美誉。
    “第二种,陛下还举棋不定,在两位殿下之间犹豫。让殿下去五城兵马司未尝不是一种考验。”
    朱允?捧着茶杯,追问道,
    “先生,如果是第二种,陛下又何必动宁侯?”
    王行叹了一口气,
    “陛下担心,强大的外戚以后会尾大不掉,即便是殿下也不一定能制衡。”
    他说的很直白,朱允?仔细想想,也有这种可能,即便是自己继位,以后也要面临淮西勋贵控制大半兵力的问题。
    两人相对沉默,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陛下选择了谁当储君,淮西勋贵的未来都黯淡无光。
    ~
    沉吟了片刻,朱允?问道,
    “先生,说说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吧?”
    王行合上折扇,
    “殿下,此人叫洪永强,只怕不好相处。
    “为何?”
    “殿下,他是宋国公的人。”
    宋国公冯胜,也是郑国公常茂的岳父,常茂生前和他的关系很糟糕。
    “先生,冯胜会这么小心眼子吗?”
    王行摇摇头,
    “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宋国公这人很谨慎,现在定居凤阳,一向明哲保身,和信国公一样,谨小慎微。”
    “洪永强必然也听他的,不会参与争储。”
    “殿下去了五城兵马司,估计不会得到他的多少支持。”
    朱允?想了想,“不捣乱就行吧。”
    又和王行聊了片刻,一起用了午膳,朱允?起身告辞。
    王行站起身送行,低声劝道,
    “殿下,只要陛下没有最终宣布,就还有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殿下一定要稳住阵脚!”
    朱允?笑了笑,
    “先生放心,本王心里有数。”
    ~
    出了凉国公府,朱允通再次去了别院。
    别院暂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但是他迎接蓝玉的时候,想到了许家快船的生意,以后发展的区域需要调整。
    下午微风习习,已经是初秋的季节,风终于不是那么燥热了。
    刚才和王行聊起了玄真子,提起了邢氏女的案子,他受到了启发。
    邢氏女不过是一个村妇,最后掀起的风浪却不容小觑。
    久居高位的人是很容易忽略这种最底层的人物。
    朱允?寻思这是一个可行的路子,和老钱以后遍布重要城市的情报搜集不一样,京城也许需要一个独立的系统,专门盯着王公大臣,还有一些重要的衙门。
    回到别院,朱允通直接去了书房。
    许小棠正在打扫书房,这里有太多秘密,收拾书房都是她亲力亲为,不许其他仆人插手。
    朱允通坐下后,询问道,
    “小棠,快船的生意,现在去运河设点了吗?”
    “殿下,已经开始了,据说已经在扬州、沧州各设了一个仓库。
    “小棠,以后快船的仓库,暂时的重心就是长江,新开发的区域暂时侧重于松江府、闽越,闽越站稳了就去辽王的地盘。”
    “殿下,暂时放弃运河、黄河和淮水吗?”
    “这三条河可以设一些仓库,但是要少,暂时不能是重点。”
    “殿下,有麻烦了?”许小棠急忙问道。
    运河、黄河和淮水都是十分忙碌的水道,减少设置的点,就等于大幅度压缩了生意的规模。
    殿下舍弃这么大的一块利润,显然是背后有巨大的风险。
    朱允通将中午接的旨意说一遍,
    “本王还不知道陛下的意思。如果储位落在别家,许家的生意越大,迎来的报复会越重。”
    “不如现在收缩,重点发展能自保的区域。”
    辽王朱植可信,张庆松也在闽越站稳了脚跟,松江府马庆南是自己人,这三个区域不用担心出事。
    即便有人施压,也来得及从容撤离,不会被朝廷突然袭击,导致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安排了快船的未来筹划,时间已经到了未正,
    朱允通估算了时间,去找玄真子时间不够了,便早早地回了东宫。
    直接去咸阳宫,先给薛妃请了安,现在的咸阳宫檀香缭绕,异常的静谧。
    之后,朱允?把江都叫到了书房,
    “姐,给我四个账房,我要查长安宫的账。”
    江都有些惊讶,
    “出什么事了?来福、夏嬷嬷不都是你信任的老人吗?”
    朱允?摇摇头,
    “没什么事,就是看看钱花哪里了?有没有人从中上下其手。”
    江都低声道:
    “弟弟,这么大张旗鼓地查账,你要慎重!容易让下面的人寒心哦!尤其是死心塌地跟着你得老人!”
    朱允?深深地看她一眼,
    “姐,相信我!”
    江都心中一紧,弟弟这是另有所指?
    中午的圣旨已经传到了东宫,她知道争储到了关键的时刻。弟弟这个时候查账,莫非长安宫出了内鬼?
    弟弟的事肯定要支持!
    “行,什么时候要?”
    朱允?已经想好了后续的安排,
    “明天上午,让他们直接去长安宫,找文来福就行了。”
    乾清宫。
    蓝玉的奏报结束了,君臣相得,气氛十分融洽。
    “蓝玉,你说说看,四川的土司以后该如何管理?”
    “陛下,臣以为,可以用羁縻的策略,先稳住他们,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改土归流,设置府县。”
    “还有呢?”
    蓝玉早有准备,沉声回道:
    “陛下,臣建议,宜增置卫。现在卫所有些少,难免顾此失彼。如会川的守御千户所,臣以为可以提为军民千户所,还有建昌卫等一些千户所提为指挥使司。”
    “同时,臣建议在建昌府设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统一管辖建昌的各地卫所。”
    “四川荒芜的土地甚多,很多都是无主之地,臣以为应该大力鼓励垦荒,甚至可以设置屯田的点。”
    朱元璋连连点头,蓝玉说的很中肯,条理很清晰,和他之前预想的方案温和,
    “蓝卿说的甚是。回去写一个奏疏呈上来,朕和大臣们再商议一番。”
    “臣遵旨!”
    朱元璋又一番夸赞,安慰和鼓励之后,蓝玉告退了。
    蓝玉出了宫,恰好看到蒋琳在外候旨,
    他还不知道,一个时辰前,他的亲家叶升被锦衣卫下狱了,
    他客气地和蒋琳打了招呼:
    “蒋指挥,别来无恙啊!”
    “老公爷,下官恭喜您老凯旋归来!”蒋?躬身施礼,把礼做到了十足。
    蒋琳恭送了凉国公,大步进殿。
    “陛下,叶升已经被打入诏狱。”
    “嗯,先关着吧。”
    “臣遵旨。”
    “叶家不法的事情查的如何了?“
    “?陛下,最近这几天,叶家似乎听到了风声,正在纠正过去的违法犯纪的一些案子。”
    朱元璋有些惊讶,摘下了老花镜,
    “说说看。”
    蒋琳禀报,
    “陛下,他们将强买的土地退给了原主,之前的购地款都没要;”
    “放的高利贷,他们将借条烧了,明确和欠债人说钱不要了,全部白送了;”
    “有刁奴打死了无辜百姓,已经被他们捆起来送去了应天府;“
    “还有他们之前曾经插手的一些案子,现在也都退了出来。”
    “还有,......”
    一桩桩,一件件,都处理的十分大气,要么给钱,要么叫刁奴交给官府。
    只是五天时间,叶府快刀斩乱麻,清理了可能带来麻烦的问题。
    朱元璋有些郁闷,镇抚使在龙尾河被烧,这种惊天的大案子京城肯定是瞒不住了。
    叶府估计是从这个案子感觉到了危险,这才努力转向遵纪守法的。
    “他们清理的这么干净吗?”
    蒋琳苦笑道,
    “臣的手下每次找到了苦主,苦主往往已经拿到了补偿,不愿意指证叶府了。”
    “有时候锦衣卫先找到苦主,可是宁侯府的人也很快到了,补偿太丰厚,苦主都很满意。”
    朱元璋揉揉太阳穴,没有把柄,总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一个侯爷给斩了。
    治国还是要讲规矩的。
    史书也不好遮掩。
    何况叶升的背后还站着蓝玉,还有其他武勋呢。
    朱元璋追问道,
    “有没有查过,谁给他们出的主意?”
    蒋琳摇摇头,
    “臣还没发现叶府和谁来往。自从江阴卫指挥使叶启元下狱,叶家的来往就骤然减少了。”
    朱元璋摇摇头,心中有些失落。
    朝中勋贵一个个都嚣张跋扈,违法犯规的事情罄竹难书,朝廷本可以轻松拿捏了叶升,随便找几个罪名太容易了。
    结果如意算盘接二连三的落空。
    叶启元在狱中坚持从未和靖宁侯提起过公务,更否认自己贪污;
    归德府的证据被火烧的一干二净;
    本来归德府的书吏还能作为人证,可惜他全家都被锦衣卫给杀了;
    现在叶府又在清理自己的罪行,朝廷还不便公然阻止。
    老朱的心里有些堵,叶升为何这么难杀?
    想留的人留不住,宁妃、李院判最近都去世了;
    自己想杀的人,却偏偏杀不了。
    杀不了叶升,就不便去动蓝玉,自己的清理武勋的筹划眼看就要落空了。
    今年太不顺利了!
    蒋?想起了一件事,又说道,
    “陛下,几天前,东宫的三殿下将靖宁侯的小公子叶辽生给打了。”
    朱元璋急忙问道:“为何?”
    “陛下,下官也不清楚。当时叶小公子在画舫上听曲,殿下将他叫去了附近的一个院子,抽了他几鞭子。叶小公子最近一直在家养伤。”
    朱元璋摇摇头,
    “这些少年郎的冲突,要么是争风吃醋,要么是争一口气。罢了,随他们去吧!”
    他靠在椅背上,沉思良久,才又问道:“龙尾河大火的案子如何了?”
    “?陛下,目前还在追查,张瘸子,以及购买他店铺的两个人,一直下落不明。”
    蒋?硬着头皮回道,心里有些紧张,案子几乎没有进展。
    虽然在淮水、洪泽湖抓到了一些水匪,但是都和案子无关,他们都不认识张瘸子,还有那两个买店的人。
    朱元璋心中有些烦躁,这次遇到对手了。
    行动太缜密了,埋伏、纵火,撤退,几乎没有给朝廷反应的时间。
    还有朱棣这个蠢货,看到有火药爆炸了,竟然没有派侍卫在附近搜捕,白白坐失良机。
    “朕知道了。你要增派人手,继续追查,朕就不信,他们就此蒸发了!”
    “臣遵旨!”蒋琳躬身告退。
    “云奇,东宫的两个孩子都出宫了?”朱元璋拿起老花镜重新戴上。
    “禀陛下,?殿下还在宫外,通殿下申初时刻回的宫。”
    “哦,他们两个有什么事吗?”
    “禀陛下,?殿下带着方义和两个侍卫出宫的,去见了黄编撰,暂时没有什么消息。通殿下去咸阳宫请安之后,要了几个账房,说是要查长安宫的账目。”
    “哦,他终于知道查账了。”老朱撇了撇嘴,随手拿起了御笔。
    周云奇躬身问道,
    “陛下,查账后的结果要呈给您御览吗?”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摊开一份奏疏,
    “行,给咱看看吧。”
    “朱允通的生意日进斗金,他花钱跟流水似的,
    “咱本来还想着提点他,要黜奢崇俭,之前都被太子给遮掩了。
    “查查账也好,等他看到自己花的那些钱,说不定能幡然醒悟,以后过日子可以勤俭、精细一点!”
    “再这样挥金如土,不知道克勤克俭,咱就要点点他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都选白月光,我走了你们哭啥 国公恶女回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综影视龙葵的穿越之旅 阴影帝国 旧日音乐家 怪物入侵,我成为最强玩家 一人成宗 拿着MC系统假装灵气复苏 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人在警界:步步高升 华娱春秋,从被天仙妈收养开始 交换兽夫后,疯批S级争着求我宠 开局成野神?我靠香火证道真神! 大一报道开库里南,女神献上忠诚 盗笔:自闭万人迷养成指南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反派:师尊师姐求你们了 神秘复苏之诡相无间 聊天群:我的北斗神拳不会输!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