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假皇孙> 125 和老朱的交易

125 和老朱的交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允通不紧不慢地走在路上。
    一路欣赏皇宫的冬色。
    路上积雪已经清理干净了,但是路之外就是冰雪包裹,树上挂了不少冰凌,在阳光下闪着熠熠光辉。
    出了东宫,偶尔能看到打闹的宫人。
    看到朱允?,他们纷纷安静下来,要跪下施礼。
    朱允?摆摆手,
    “免礼!”
    路过后宫,还有小孩子在玩雪。
    内金水河边,有一队太监拎着长竹篙在砸碎水里的冰。
    水花溅起,河水清澈,连一片薄冰都没有。
    朱允明白这样做的原因,
    一个是防刺客从冰上过河;
    二是方便起火的时候取水。
    昨天出东华门,护城河上也有船只,上有士兵拎着木棒,在砸碎所有薄冰。
    到了乾清宫,只有太子在,朱元璋不知去向。
    朱标招呼道:
    “?儿,这边来。”
    朱允?过去施礼。
    朱标招呼他坐下,又吩咐宫女给他送来一个暖炉。
    朱允通坐下后,忍不住问道:
    “父亲早晨说的作坊,是怎么回事?”
    “作坊养了那么多灾民,养的起吗?”朱标问道。
    朱允?点点头,
    “凤凰春是暴利,蜂窝煤虽然薄利,但是销量太高了,积沙成塔,也是巨额的收入。”
    “真的够?”朱标依然有些不信。
    “灾民有赈济粮的,一天早晚两顿粥,是应天府的粥棚出。”
    “咱就说嘛!”
    朱允通哭笑不得,
    “应天府不出粮食,作坊也养得起。何况应天府出的粥,是东宫捐的一万两银子买的。”
    朱标想起来了,吕氏说过捐了一万两银子。
    朱标直接问道:
    “你二舅、舅姥爷,没给你出钱粮?”
    朱允通白了他一眼,
    “父亲殿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两家国公府,只是支持了嬷嬷、管事、账房,没出一个铜板,没出一粒粮食。”
    朱标:
    “
    想起了吕氏欲言又止,他的心中总不踏实。
    还得派人去查查,作坊事小,别让孩子在外惹了祸事,或者被人利用了。
    朱允?也直接问道,
    “是母妃和您说的吧?”
    朱标连声咳嗽,
    “你母亲也是担心你乱花钱。
    朱允?郑重地拱手道:
    “父亲殿下说的是!孩儿受教!”
    朱标:
    这孩子这话怎么怪怪的,好像咱耳朵很软似的。
    ~
    老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父子俩停止了对话。
    朱允?急忙起身施礼,
    “臣拜见皇爷爷陛下。”
    朱元璋在御座后坐下,
    “行了,都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了。咱叫你来,就是问问你奏疏的事。”
    “云奇,传膳吧。”
    朱允通规规矩矩坐下,
    朱标指责道:
    “你这孩子,有问题和我说就行了,怎么还麻烦你二舅。”
    朱允?解释道,
    “因为涉及开矿,我朝不是对开矿很慎重吗?”
    朱标追问道:
    “你从哪得知的?”
    朱允?一摊手,
    “不是说,‘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吗?”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朱允通被笑的莫名其妙,
    哪里错了?
    朱元璋缓缓道:
    “?儿,这是银矿。咱要限制开银矿。对于煤矿,没什么太多限制的。”
    朱允?不禁挠挠头。
    闹乌龙了。
    这下尴尬了。
    朱元璋扬扬奏疏,
    “为何提议由指定衙门统一征税、费?”
    朱允?回道:
    “皇爷爷,煤矿开采利润比较厚,所以盯上的官吏也多。’
    “虽然有一个抽分竹木局,专门负责炭业的税,其实地方还有各种费用,各种费用多如牛毛,可是这大部分收上来的税费都流入官吏的腰包。”
    “朝廷既没有得到实惠,反而落下骂名,小民却被盘剥的苦不堪言。”
    “其实,孙儿建议,也可以考虑专设一个独立的,专门负责收各种税的衙门。”
    朱标却摇摇头,说道:
    “利进一孔是可以的,朝廷是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管理。”
    “但是专设衙门就不用了,不然又要增加官吏,百姓又要多养一群人。”
    朱元璋点点头,
    “?儿建议的对矿工的管理,意见很中肯。可以单摘出来,交给工部讨论审议。
    矿工都是一群精壮劳力,偏偏又常出事。
    一旦矿工起来闹事,地方官府都很头疼,甚至糜烂地方,需要动用兵力弹压。
    朱允在奏疏中分析,
    矿工闹事,多是因为矿主的盘剥压榨,生存环境恶劣多导致的。
    提议由朝廷规定基本的薪资标准,基本的生活条件,要求矿主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
    同时,地方官府要加强对煤矿的监管,严格安全生产规范,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对漠视矿工利益的矿主,应予以严惩,甚至取消采矿的权利。
    朱标也很赞同,
    “如果矿工能赚到钱,危险也低了一些,闹事的就会少很多。”
    ~
    周云奇过来道:
    “陛下,午膳已经摆上了。”
    朱元璋站起身,
    “走吧,咱们边吃边聊。”
    依然是老朱和太子上位,朱允通在下位作陪。
    朱元璋拿起筷子,又问道,
    “?儿,作坊每天消耗巨量的煤炭,可是根据锦衣卫的奏报,煤炭价格几乎没有波动,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朱允?躬身道,
    “皇爷爷,开始是涨了几天的。因为作坊每天消耗量很大,几个大的煤矿联合起来涨价,煤炭开始价格上扬,并且上升的很快。”
    “后来青龙山有几个小矿主找到了作坊,煤炭价廉物美,并且直接送到作坊。作坊就和他们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约,市面上的煤炭价格迅速回落到之前的水平。”
    朱元璋微微颔首。
    他之前以为是外地的煤炭进来了。没想到还是京城的,不过是小作坊趁机翻身做大了。
    “青龙山的煤之前不供应京师吗?”朱标问道。
    “父亲,那是小煤矿,本钱小,产量小,对京城煤炭价格不构成影响。现在供应作坊,他们才开始扩大规模。
    朱标想起上午的弹劾,好奇道:
    “上午有御史弹劾了蜂窝煤的作坊,说是不赚钱,甚至说是别有所图。是这样吗?”
    朱允?笑道,
    “如果单看一块蜂窝煤,那赚的钱微乎其微。大约三块蜂窝煤,能净赚一文钱。”
    ???
    朱标有些不理解,
    “作坊定这么低的价格,图什么?”
    朱允?解释道:
    “父亲,薄利多销嘛!老百姓又没多少钱。”
    朱元璋连连点头,
    “?儿说的是,能便宜就便宜一点。”
    “有多大?”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父亲,现在每天销量在三百万块左右。”
    !!!
    老朱父子都面露惊讶,竟然这么大的量。
    锦衣卫也只是说提货的人山人海,车辆排成长龙,附近的小商小贩都跟着发财了。
    但是老朱万万没想到,销路竟然这么广。
    朱标算了一下,
    “京城也不过六十万人口,怎么需要这么多?”
    朱允?笑道:
    “整个京城都在买,有乡下的财主赶着牛车进城买。”
    “还有京城周边的一些城市,尤其是苏杭一代的富豪,一买就是一船。南方潮湿多雨,柴禾哪有蜂窝煤好用。”
    老朱父子又一阵子啧啧赞叹。
    朱标疑惑道:
    “其他作坊也可以薄利多销啊,为什么御史说亏呢?”
    朱允通得意地笑了,
    “父亲,首先,作坊买的煤炭量大,价格比市面上的便宜两成。”
    “再者,造蜂窝煤需要将煤炭打成碎渣,仿制的都是人工打碎。我造了一台粉碎煤炭的机关,用两头牛拉着的。两头牛可以干他们五百个人的活。
    朱标恍然大悟,
    “人工上就省了太多的费用。
    朱允?继续道:
    “还有,他们用的是纯粹的煤粉,这种蜂窝煤并不实用。因为烧的太快了,时间短,还不能过夜,百姓不喜欢。’
    “而作坊是有秘方的。成本比他们纯用煤粉,又降低了不少!”
    朱允?洋洋得意,
    “整个天下,就这一个作坊会做,算是独家生意。每天三百万块是打不住的,现在销量在直线上升。”
    朱标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作坊要养这么多人。
    是因为销量太生猛了!
    他很想问问什么秘方,可是张张口没好意思问,问一个孩子要方子,他张不开嘴。
    朱元璋若有所思,夹了一筷子菜,慢慢咀嚼。
    之后又喝了一口酒,才缓缓道:
    “?儿,蜂窝煤事关民生,一个作坊只怕忙不过来吧?是否考虑将方子拿出来,多办几家?”
    朱允通一点就透,老朱这是要营造的方子。
    “皇爷爷,箫大福、成二柱辛苦了大半生,好不容易有个营生,孙儿不忍心让他们白忙活一场。”
    什么民生也是陛下的民生,
    没有好处,休想!
    朱标看着儿子,目瞪口呆。
    逆子!
    竟然敢和陛下讨价还价!
    朱标急忙冲他瞪眼睛,示意他识相一点,立刻马上拿出方子。
    朱允?低头吃饭,压根没看见。
    朱元璋喝了一口酒,忍不住笑了。
    拿咱的老下属作挡箭牌?
    这是要好处呢。
    “?儿,你以后自己上奏疏吧,别麻烦你二舅父了!“
    朱允?大喜,
    “孙儿遵旨!”
    成交!
    老朱的出价超过了他的预期,本以为会赏赐一笔钱,没想到是上奏疏。
    以后参与朝政就方便了。
    朱允?心花怒放。皇子皇孙独立上奏疏,要等成年或者就藩,自己等于有了特权。
    朱标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推辞道:
    “父皇,还是孩儿代他上奏疏吧。”
    一个营造的方子而已,怎么还能拿什么交换呢?
    这天下都是父皇的,何况一个蜂窝煤的方子?
    再说了,
    十三岁的小人儿,上个屁的奏疏啊,
    万一胡说八道惹怒了陛下,还得自己出面给孩子擦屁股。
    朱元璋摆摆手,
    “无妨,让他自己来吧。”
    朱标只好作罢,忍不住瞪了朱允?一眼。
    朱允?正在对一块羊蹄子发起总攻,完全没看到他的眼神。
    朱元璋也不着急,喝酒吃菜,一点也不要方子。
    爷孙都在吃饭,只有朱标有点如坐针毡。
    啃了一个羊蹄,朱允擦擦手,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惊人的秘密,就是煤粉里加土。纯煤粉烧的太快,掺了泥土之后更耐烧;并且燃烧快慢可以用风门控制,最慢可以烧一夜,第二天不用再重新生火。”
    !!!
    老朱父子对视一眼,原来是这么简单!
    小奸商啊!
    竟然在煤炭里加土!
    那些纯用煤粉的,还怎么和你争?
    朱允?当即要来纸笔,写下配比。
    配比一点也不复杂,煤粉和土的比例控制在两到三成,具体比例看煤炭的质量。
    朱允?不忘给自己脸上贴金,
    “皇爷爷,孙儿本打算元旦的时候公布蜂窝煤的方子。
    老朱喝了一口酒,笑道:
    “那咱是问早了啊。”
    朱标、朱允?也都笑了。
    其实,朱允?说的是实话。
    并且和挂名的?大福、成二柱都商量过了。
    蜂窝煤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其实很简单。
    现在销路这么广,肯定有人花钱收买里面的员工。作坊保密不了多久的,
    与其泄密,还不如自己将方子拿出来,换个好名声。
    现在老朱出手了,拿出了独立上奏疏的权力,这当然更值得了。
    更何况,
    老朱没有倚仗是长辈,是帝王就巧取豪夺,还拿出了东西交换,朱允?也很满意他这一点。
    拿到配方,朱元璋缓缓地点点头,
    “善!那咱就元旦公布方子。”
    离元旦还有一个多月。这是让作坊再赚一笔利,也给了作坊裁减员工的时间。
    朱允?也识趣地恭维道: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一天以后,全大明的百姓都可以方便地生火、取暖、做饭,自会感恩陛下的仁德。”
    老朱很高兴,端起酒杯,呲溜一口下肚。
    -
    老朱又问道:
    “作坊的销路少了,用不了那么多人了,裁减的人手怎么办?”
    都是一群贫苦百姓,突然失去了工,老朱既担心他们的生计,又担心他们闹事。
    “皇爷爷不用担心,大部分是灾民,开春后就要返乡了,本来和他们约定的,就是做短工。”
    朱允?胸有成竹,这个问题在开作坊的时候就考虑到了。
    老朱满意地点点头,
    “善!”
    ~
    午膳后,朱标示意朱允通告退。
    朱允?站起身,
    “皇爷爷,父亲,孩儿告退。’
    在这太不自由,不如回去造机器。他也有点担心,老朱别盯上雪花膏了,那个方子不能泄露。
    老朱却说道:
    “下午小朝会,留下来听听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具现了蜀山游戏 网游:女友竟是神级BOSS 穿荒年娇女:带全家吃肉馋疯亲戚 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八零:换嫁绝嗣飞行员我一胎三宝 武道长生,我的修行有经验 撩帝心!贵妃茶又媚,宫斗赢麻了! 末世来临我开摆!娃越内卷我越强 霍格沃茨:我能看到你的名字 凤池生春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一剑日天 阴阳道体的我,开局成为女剑仙炉鼎 我活一天就变强一点 今天也在刑侦现场捡功德 制作铁道游戏,角色们都玩疯了 末日最强包租婆,我靠抽盲盒躺赢 凡人,我真的不是大乘期! 大梁女学实录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