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假皇孙> 248 没考虑朕的感受?

248 没考虑朕的感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曦微露。
    朱允?回了景阳宫,阴着脸,一语不发直奔书房。
    梁嬷嬷追着询问,
    “殿下,早膳已经备好了,是送去书房吗?”
    “书房。”朱允?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
    方义见他神情不对,急忙跟了过去。
    朱允?屏退左右,
    “姜和泰竟然卷入了假钞案。”
    方义大吃一惊,满脸的不可置信,
    “殿下,消息从哪里来的?”
    朱允?解释刚才乾清宫发生的事情。
    方义连连摇头叹息,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每次见他,衣着那么朴素,言谈举止十分规矩。”
    朱允?撇撇嘴,
    “那是因为你的身份。”
    方义苦笑道:
    “殿下,奴婢见了他这么多次,还真看不出来呐!“
    “他外面的官服都是旧的,里面的衣服还带着补丁,皂靴更是补了又补,比房千户还要节俭呢。”
    提及房元化,朱允?皱眉道:
    “方义,你今天出宫去见一次房元化,问问他怎么看。”
    方义有些为难,低声道:
    “殿下,现在不是出宫的时候,外面四处都是探子,锦衣卫的,兵马司的,王公大臣的,他们都想在假钞案分一杯羹。”
    朱允?只好郁闷地点点头,
    “那就先放一放。”
    想起房元化给的一万贯,这厮的俸禄一辈子也积攒不了这么多。
    房元化自称控制了地下的团伙,可以榨出油水。
    团伙供奉很小一部分给房元化,
    房元化再拿出一小部分供奉给景阳宫,可是这一部分就是一万贯!
    能换约一百七十万斤大米,够五口之家吃八百年!
    层层盘剥都是这么多,什么黑色生意能这么赚钱?
    朱允?疑心大起,不会房元化也卷入了假钞案吧?
    他不由打了个寒颤,急忙问道:
    “方义,房元化给的钱呢?”
    “殿下,梁嬷嬷的家族给消化了,现在已经开了作坊、铺子,买了码头。”
    朱允?心中陷入天人交战。
    这钱是退了,还是自己留着。
    他习惯地看向西边,如果方孝孺在就好了,方先生肯定有办法的。
    梁嬷嬷送来了早膳。
    朱允?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来,
    “梁嬷嬷,那笔钱要用好,买好铺子,买良田,码头也不要太偏。
    终究还是贪婪战胜了理智,朱允?决定留下一万贯。
    “是,殿下!奴婢会盯着每一文钱的去向。”梁嬷嬷恭敬地回道。
    “去吧。”朱允?摆摆手。
    一万贯太多了,他决定收下了!
    梁嬷嬷带着宫女下去了。
    朱允?低声道:
    “方义,你说房元化、姜和泰他们,真的忠心吗?会不会是利用咱们?”
    方义语塞了。
    人心隔肚皮,认识一个人需要时间的积累。
    可是房元化、姜和泰这些关系是太子妃遗留的,无论是朱允?,还是方义,接触的时间都太短了。
    沉默了片刻,方义字斟句酌地回道,
    “殿下,奴婢会盯着他们。”
    朱允?有些沮丧,叹了一口气,
    “只能如此了。
    方义建议道:
    “殿下,等梁嬷嬷那里的收益多了,也可以考虑扩大密探、死士的数量。”
    朱允?连连点头,
    “只能如此了。”
    他拿起了汤匙,又叮嘱方义,
    “上午本王去工部。等散朝之后,咱们去找黄先生。”
    他有一种预感,假钞案会掀起一场风雨,必须和黄先生商讨一下后续的行动。
    明德印书坊的嫌疑并没有排除,至少东家自杀就充满疑云。
    如果能借这个案子给朱允?重重一击,自己的位子就稳了。
    朱允通没有回长安宫,直接绕了一圈从东华门出宫了。
    前行不远,他在一个路口停下,
    从诏狱出来,这里是必经之路。
    盏茶过后,远处几匹马过来,为首的正是秉德,面色苍白,精神还行。
    看他还能骑马,朱允通松了一口气,至少没有受刑。
    阎秉德看到朱允?一行人,急忙滚鞍下马,
    “殿下!”
    朱允通叹了口气,
    “让你受苦了。”
    阎秉德苦笑道,
    “也是命中该有的劫数吧。
    后面一辆牛车晃晃悠悠地过来,车上放着一口棺木。
    那是杨三茂的棺木。
    阎秉德怔怔地看着棺木,抿着嘴,眼里满是痛苦的神色。
    朱允通冲棺木一个长揖,送别一个无辜的读书人。
    他不知道是哪一股势力,但是他感觉是冲着自己来的,杨三茂是被受了牵连,不幸丢了性命。
    阎秉德要送杨三茂的棺木回去。
    朱允?劝道:
    “先回趟家,老师、师母肯定都等的心焦。先报了平安,你再去追牛车。”
    阎秉德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杨三茂的家在城外,他回家说几句话,催马还能赶得上。
    阎秉德走了,棺木也运走了。
    东方一轮红日跳了出来,天光大亮。
    朱允通心中有些堵,拨转马头去了别院。
    进了前院,朱允?叮嘱管家,
    “给杨三茂的府上送一百贯去。
    书房,杨士奇已经在等候。
    朱允通关切道:
    “杨先生,没休息一会儿?用早饭了吗?”
    “殿下,学生早饭后小憩了片刻。”杨士奇回道。
    朱允?缓缓坐下,
    “来一份早膳。”
    朱允通一边用膳,一边问杨士奇,
    “先生如何看昨晚的事?”
    杨士奇手里把玩着一把折扇,
    “对殿下来说,这件事至少有一个隐患,一个收获。”
    ???
    隐患?
    朱允?抬起头,
    “请先生明言。”
    杨士奇分析道:
    “目前,锦衣卫企图借着明德印书坊卷入假钞案,想给殿下一个难堪。”
    “而殿下不会坐以待毙,必然反击,昨晚的行动就是给蒋指挥使的一个耳光。”
    朱允?点点头,
    “正是!”
    杨士奇缓缓道:
    “殿下,锦衣卫可是陛下用的最顺手的刀,您随手就是一巴掌,让锦衣卫灰头土脸,陛下必然会有所警觉,甚至心里会不舒坦。”
    书房很安静,只有杨士奇低沉的声音在飘荡。
    朱允?慢慢嚼着饭,仔细琢磨杨士奇的分析。
    他的心里有很认同,陛下独霸天下,自己的行为有点挑衅了他作为帝王的无上权威。
    “先生认为该如何破局?”
    杨士奇一摊手,
    “要么殿下就此收手,要么殿下忍耐锦衣卫的找茬,同心戮力,先将案子破了。”
    朱允通不禁摇摇头,这两个选择都要忍耐,都要弯腰,
    他很不乐意,
    “本王选择第三条路,既要破案,也不给蒋琳留什么脸面。”
    杨士奇笑了,
    “殿下,学生就知道您会这么选。”
    朱允?狼吞虎咽吃了早膳,漱了口,又问道,
    “那带来的好处呢?”
    杨士奇拱了拱手,笑道,
    “恭喜殿下将要在士林中名声鹊起。”
    “哦?先生何出此言?”朱允通有些迷惑。
    杨士奇解释道,
    “殿下,依然在明德印书坊啊。杨三茂服毒自尽,阎司在诏狱一日游,锦衣卫已经将阎家逼到了死角。”
    “现在掌司的危险还在,随时都可能被再次收押,毕竟假钞的纸曾经放在了印书坊。”
    “阎司说是不经营书坊了,可是书坊是他创建的。锦衣卫总能找到借口。”
    “阎老先生要想救他的大公子,阎家,只能全面倒向殿下。”
    朱允通愣了,杨士奇说的很有道理。
    自己虽然投资了秉德,但是思文一直最新学问,对争储不表态,更是和长安宫若即若离
    没想这次将思文推了过来。
    阎思文在士林中风评很好,有不少拥趸,如果有他在读书人中呼吁,对自己是有很大的好处。
    朱允通不禁苦笑连连,
    “本王宁肯不要阎老先生帮忙,也不想让杨三茂无辜死去。”
    杨士奇安慰道:
    “殿下,人死不能复生。咱们活着的人帮他报仇就是了。”
    宫女送来清茶。
    杨士奇送来一摞文书,
    “殿下,这是案子相关的各种笔录,学生重新梳理了一遍。”
    朱允通捧着茶杯,
    “先生辛苦了,咱先看看。”
    朱允?慢慢看着所有犯人的笔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姜和泰、姜和泰的女人周二娘的口供。
    钱来福不过是京城郊外的村民,其他几个和他同住的也是,他们是被周二娘雇佣来的,甚至都不知道姜和泰的存在。
    周二娘平时负责联系钱来福,监督他们运送纸张,保证他们的安全。
    姜和泰就是周二娘的上线。
    被周二娘斩杀的青年汉子姜和泰是第一次见,是姜和泰上线派来监督销毁证据的,众人称呼他为“唐三爷”。
    这个“证据”就包括钱来福他们。
    本来,他们计划将钱来福他们带出城,杀人灭口。
    周二娘反而是知道的最少的,她只是协助姜和泰管理钱来福他们的,帮着跑腿。
    钱来福将纸送到指定的街口,留下牛车,自然有人会将牛车赶走,第二天的同一个时间去这个街口取回牛车。
    至于为何将纸存放在明德印书坊,周二娘说是姜和泰的命令,
    而姜和泰说是他的上线“唐大叔”的命令。
    而姜和泰竟然不知道“唐大叔”的住址,他们见面都是在某个固定地方留下暗记,然后再第二天的固定时间在一个茶馆碰头。
    姜和泰描述了“唐大叔”的相貌,应天府衙的丹青高手已经绘制了图像,
    这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人,消瘦的长脸,山羊胡子。
    现在都无法确定,这个“唐大叔”的真实姓名,更遑论其他。
    来回看了两遍,朱允通只有失望,他们都是单线联系的。
    线索到姜和泰就彻底断了。
    应天府暂时没有发海捕文书,这要等陛下的旨意,看最后哪个衙门去办案。
    如果还是锦衣卫查案,应天府衙只需要交出人贩、口供就行了。
    朱允通合上文书,
    “先生,这个唐大叔是不是还活着,估计很难说了!”
    杨士奇也点点头,
    “极有可能被灭口了。这帮人做事太小心了!”
    朱允通分析道,
    “如果是从姜和泰开始制造假钞的,那么他们不到三个月就被发现了。”
    姜和泰去年被收买,但是运送纸张是四个月前。
    如果这是第一次印钞,那么考虑到印刷、投放市场的时间,估计假钞流行了三个月左右。
    到目前为止,锦衣卫发现的假钞都很新,朱允通倾向于是从姜和泰开始的。
    杨士奇提醒道,
    “殿下,假钞的消息应该流传出去了,百姓会产生恐慌,米价一定飞涨。”
    朱允通放下茶杯,
    “陛下会严令近期破案?”
    “是啊,殿下,陛下一定会督促的很紧。”杨士奇回道。
    朱允通明白了,争夺了办案的权限,虽然削弱了锦衣卫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是拿了一个烫手山芋。
    可是自己不参与,他担心蒋?他们隐匿证据,证词,自己最后无法得知幕后主使。
    就算为了找到陷害自己的人,这个“山芋”再烫也必须拿起来。
    阎秉德回了家,他的父亲、母亲、弟弟他们都已经等在了家门外。
    阎秉德的眼圈红了,急忙跳下马,上前躬身施礼,
    “儿子不孝,让父亲母亲担忧了。”
    母亲擦着眼泪,仔细上下端详,看到儿子没有伤才松了一口气,
    阎思文欣慰地说道:
    “平安回来就好,进家吧。
    阎秉德没看到妻子,
    母亲低声解释,
    “被娘家接回去了。”
    阎秉德叹了一口气,没有说什么。
    进了院子,阎秉德简单说了一下过程。
    母亲去厨房给他做饭,
    “秉德,来书房。”阎思文率先进了书房。
    父子两个坐下,
    阎思文捻着胡须,神情严峻,
    “秉德,事情只怕还没过去啊!”
    阎秉德点点头,
    “父亲说的是。毕竟明德印书坊涉案了,儿子心里有数。不过三茂大哥去了,他们也休想再折腾出什么。
    阎秉德起身告辞,
    “父亲,三茂大哥的棺木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去送他回家。”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又哽咽了。
    ?思文拍了拍他的肩膀,
    “去吧。”
    阎思文从桌子上抽出一张请柬,
    “老夫也出去一趟。”
    “父亲要去哪里?”阎秉德有些奇怪,父亲很少去赴宴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
    阎思文晃晃请柬,
    “凉国公府的王行先生,约老夫去喝茶,还是去一趟吧,老夫明天再去杨家祭奠。”
    阎秉德有些惭愧,父亲还是被自己给连累了。
    自从自己开了印书坊,父亲和王先生开始来往,但是仅限于谈论学问,从来不站队的,
    现在父亲要被迫站队了。
    秉德有些:
    “父亲,都是儿子无能………………”
    阎思文摆摆手,呵呵笑了,
    “咱整天教育别人,要苏世独立。其实身处浊世,又怎么能真正独立啊,尤其是有家有口的时候。咱只是看透了而已。”
    他又叮嘱儿子,
    “你娘蒸了素包子,你带几个路上吃了,等去了杨家,一天都不一定顾得上吃饭。”
    阎秉德红着眼圈,擦了擦鼻子,
    “儿子不饿。”
    阎思文摇摇头,劝道,
    “三茂已经去了,你就不能倒下了。以后两家都要靠你撑着呢。”
    阎秉德这才点头应下,
    母亲已经用纱布兜了十几个包子,“里面有素馅的包子,还有两个鸡蛋。路上都吃了。”
    将儿子送出大门,看着儿子纵马而去,而思文没有回去,而是对老妻吩咐道:
    “咱去一趟凉国公府,去拜访王先生。”
    阎思文走到街口,拦了一辆牛车。
    既然有人要对付儿子,那就不能坐以待毙了。
    过去不想站队,不想让商家卷入争储,现在只能选边了。
    从今以后,阎家的命运要和朱允?殿下绑在一起了。
    别院。
    朱允通去了后院书房,靠在安乐椅上,许小棠轻轻帮着摇晃。
    看着漫天云卷云舒,他开始还在思考案子该如何破局,随着椅子轻轻摇晃,竟然渐渐进入梦乡。
    等他醒来,已经日上三竿了。
    拿下身上毯子,朱允通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他坐下,捧起茶杯,管家进来禀报,
    “殿下,宫里来一位传旨的内官。”
    “让他进来吧。”朱允?放下茶杯,出去迎接圣旨。
    一个年轻的太监被带了进来,
    “陛下口谕,令朱允?于未时赴乾清宫参与朝会。”
    朱允通领了圣旨,
    在乾清宫,那就是重臣参加的小朝会,
    看来老朱确定了刑部等衙门参与办理假钞案,不让不会通知自己去的。
    匆忙用了午膳,朱允通进宫了。
    他来的稍微有些早,刚过午正,大概还有两刻钟才到小朝会的时间。
    午门外,不少重臣已经到了。
    秋日和煦,众人晒着太阳,等候进宫。
    朱允通意外地看到,朱允?也来了。
    他想起了老钱的情报,锦衣卫的房元化千户曾经给了朱小二一万贯。
    这是一笔巨款!
    绝不是一个锦衣卫千户该拿出来的。
    房元化很有问题。
    只是还不确定他是否和假钞案有关联。
    不过,朱允?推测朱小二没有卷入假钞案,至少没有主动卷入。
    朱允?还不至于如此下作,他也不敢,更没有这个实力。
    朱允通不急不忙地走了过去,远远冲朱允?招招手,
    “二哥。”
    朱允?和善地点点头,
    “三弟。”
    重臣们纷纷侧身过来施礼。
    朱允通一个罗圈揖回了礼,笑道,
    “咱怎么听到“辞官”,谁啊?”
    众人哈哈大笑,齐刷刷看向吏部左侍郎黄元济。
    黄元济老脸一红,拱手道,
    “殿下,是下官。”
    朱允通吃了一惊,竟然真有人辞官不做。
    “黄侍郎,为何?遇到困难了?”
    黄元济躬身道:
    “殿下,下官发现龙骨上的文字很有意思,想潜心去钻研,分辨出那到底是什么字。”
    朱允?在一旁皱眉道:
    “黄侍郎,你正当壮年,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怎么能挂冠而去?”
    “等你退了再去研究也不晚嘛!”
    黄元济嗫嚅着回道,“二殿下说的是,说的是。”
    朱允?却拍拍黄元济的肩膀,
    “二殿下就是可惜你的才华。”
    黄元济老脸一红,谦虚道,
    “下官哪有什么才,不过是读了几本无用的书。”
    朱允?:
    他才不知道黄元济有什么才华,不就是喜欢收藏古董吗?
    朱允?继续道:
    “大明永远不缺官员,但是最缺乏潜心学问,不问世事的人。而后者的这种纯粹,才是中原文明延续的根本。”
    “黄侍郎,咱支持你去研究龙骨的文字。”
    黄侍郎很感激,
    “谢谢殿下支持!”
    重臣纷纷侧目,刚才众人都是一阵挽留,唯独通殿下却附和。
    朱允通又问道,
    “黄侍郎,如果陛下准了,你有什么打算?”
    “禀殿下,下官自然是回家乡,收集龙骨,潜心识别上面的文字。”
    朱允?挑挑眉毛,连连摇头,
    “老黄啊,你糊涂!”
    黄元济糊涂了,急忙拱手道:
    “呃,请殿下指教!”
    朱元璋接着他的肩膀,大声劝道:
    “老黄,你听我的,搞研究必须在京城啊,这可是帝国的核心,什么消息没有这里快,龙骨也是这里最多。”
    黄元济解释道:
    “殿下,下官家里有几亩薄田,勉强能支撑下官的研究。如果留在京城,日常开销就是不菲的一笔钱了。”
    听到他们谈钱,朱允?厌恶地后退了几步。
    朱允?笑了,
    “钱是吧?如果陛下准了,你就本王的别院,报你的名字。”
    黄元济心里一跳,
    “殿下,这是何意?”
    众人似乎也猜到了朱允?的意思,都停下交谈看了过来。
    朱允?伸出两根手指头,
    “两万贯!”
    嘶!
    重臣的老眼全都瞪圆了。
    如果有这笔钱,谁还当官啊?
    一辈子贪污腐?,也难积攒这么多。
    朱允?冷冷地看着老三炫富,想着房元化给了自己一万贯,自己都失态了。
    朱老三一张口就是两万贯,就这么轻松地送出去了。
    朱允?羡慕嫉妒恨。
    为什么自己没有这么多钱?!
    黄元济也惜了,他的绰号可是“貔貅”,对钱财最为注意,
    一万贯彻底将他砸晕了,
    “殿......殿下,当真?”
    朱允通笑道:
    “这是咱给你的启动资金!以后,每年给你五千贯作为研究经费!”
    嘶!
    每年近八百万斤大米!
    黄元济这贼听!
    竟然就这么发财了!
    重臣羡慕的眼睛都红了,要不老夫也辞官了吧?
    每年有这么多巨款,还当个鸡儿的官,每天起早贪黑、担惊受怕的,哪去做学问,时间大把的?
    看着众人都有些失态,黄元济也张大了嘴在失神,朱允通故意道:
    “老黄,做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你要有心理准备哦!”
    应天府尹董长义率先醒悟,当即大声道:
    “这谁做的住?也就黄侍郎有这个心力!”
    工部尚书秦逵大声,
    “板凳要坐十年冷’,通殿下的这句话震耳发聩,必将流传千古!”
    朱允通汗颜,这是后世的一位大教授的对联上联。
    重臣们仔细琢磨,也是这样,做学问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成绩的,甚至可能忙了十年也没什么成果。
    还要辞去官职,成为虚有其表的乡绅。
    相比手上巨大的权力……………
    犹豫再三,他们只能在心中叹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老夫还是保留权力,?殿下的钱和老夫无缘?!
    他们的目光又落在了黄元济的身上,心里都在盘算,怎么让黄貔貅多请几次客?
    必须去秦淮河最好的画肪!
    请最红的头牌!
    上最好的酒!
    宫门开了,司礼监来了一个太监引大家进去。
    客套一番后,礼部尚书詹徵走在最前面。
    朱允?为了表现敬重老臣子,故意落在了后面。
    看着朱允通,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己奋斗了这么久,也不过是一万贯多一些的财产。
    可是朱允?一出手就是一万五千贯,
    自己的高点,竟然是朱老三的地板,朱允?十分落寞。
    他万万没想到,兄弟之间差距这么大。
    黄元济为了感谢朱允通,故意落在最后,陪着一起走。
    为了避免沉默,他随口问道:
    “通殿下,下官听说您发现了假钞案的巨大线索?”
    朱允?点点头,
    “是的,但是线索又断了。”
    他没有隐瞒,这种事很快就会传开了,这个时代的保密意识几乎就是没有。
    黄元济有些好奇,
    “这帮人胆子不仅大,行事竟然这么缜密的吗?殿下猜测是哪些人?”
    朱允通摇摇头,
    “不好猜。也许是元朝余孽,也许是元末的一些旧势力,甚至有可能是倭寇。”
    两人一边走,一边低声说话,眼看前面到了乾清宫。
    黄元济低声道:
    “殿下,下官学过一些倭语,需要通译的时候,殿下只需要吩咐一声。”
    朱允通有些惊讶,
    “你还会倭语?”
    黄元济有些小得意,
    “下官在松江府担任过一任知府,那时为了抗倭,就学了一些。”
    朱允通喜出望外,这个时代的人很谦虚,黄元济说学了一些,那肯定是能说很流利的倭语的。
    京城的通译也不多见。现在就多一个人才储备。
    真是意外收获!
    “黄侍郎,咱记住了,需要的话一定麻烦你!”
    朱允通重重地拍了拍黄元济的肩膀,
    可惜自己就会“依内”“欧内桑”“八嘎”,没法完整地和他交谈几句。
    黄元济见殿下真的有需要,也十分欣慰,急忙连声道:
    “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乾清宫。
    众人鱼贯而入。
    朱元璋已经坐在了御座上。
    众人施礼后落座。
    先讨论的是朝廷的重要政务。
    朱允通和朱允?掌握的信息很少,都识相地坐着,一语不发。
    中途,蒋琳也来了。
    一个时辰后,朱元璋才缓缓道:
    “现在京城发现了大量的假钞,今天米价已经在快速上扬,这个案子必须尽快破了。”
    “鉴于案子影响恶劣,情况紧急,锦衣卫一个衙门办的话人力就不够了。”
    “朕决定,刑部、应天府、五城兵马司,这三个衙门汇合锦衣卫,共同查办这个案子。”
    “抓到的犯人,统一由北镇抚司关押、审讯,各衙门要每天互通有无,不得隐瞒消息!”
    刑部尚书杨靖、应天府尹长义、朱允通都站起身,拱手领旨。
    朱允?这才发现,今天兵马司的指挥使洪永强没有来,显然是朱允?代替五城兵马司领旨的。
    他的心里有些酸,自己在的工部和这个案子无缘。
    朱允通领旨后坐下,
    上首,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声,
    朱允通察觉,老朱在刻意忍耐。
    他的心情十分复杂,太子去世后,老朱衰老的太快了,和去年比,简直判若两人。
    去年还是很富态,像个富家翁,现在已经老态龙钟了。
    雄狮已经老去了!
    朱元璋扫视群臣,又威严地说道:
    “七天之内,必须破案!”
    负责的官员再次拱手领旨。
    朱元璋微微颔首,
    “那就散了吧。”
    群臣起身告退。
    朱允?有些失落,今天没自己什么事,自己就是陪朱允通来的。
    他突然发现五城兵马司其实很重要,反而是工部,公务都是按部就班的,没有一点挑战性,沉闷的像一潭死水。
    重臣陆续向外走去。
    开了这么久的会议,都有些累了,众人都默不作声,脚步有些沉重。
    老朱没说谁哪个衙门牵头,
    但是众人心中都有数,办案的衙门刑部的地位最高,但是?殿下的地位最为尊贵,
    应是杨靖和通殿下两人做主了。
    朱元璋揉揉酸涩的老眼,轻微地活动了一下老腰。
    眼睛还盯着群臣的背影。
    他看到了蒋?灰头土脸的样子,心中不由地一阵烦躁。
    刚才朕都没有问蒋琳,这个白天有没有什么进展,
    唯恐蒋说没有,那样丢的不仅是锦衣卫的脸,朕也脸上无光。
    这狗东西太不长脸了!
    假钞案再出问题,锦衣卫指挥使就该换人了。
    狗无用了,那就换一条更凶恶的狗。
    朱元璋注意到,朱允通龙骧虎步,腰杆挺直,在一群弓腰塌背的大臣中异常显眼。
    他的目光有些复杂地看着朱允通出了大殿,融入外面的一片光团之中。
    心中不由地感慨万千,
    不知道何时,这孩子长大了,
    竟然能一个人对抗锦衣卫,还不落下风。
    老朱自然明白的小心思,本来想敲打一番的,
    没想到,没等自己出手,蒋琳已经被朱允通一巴掌抽的找不到北了。
    自己用的最趁手的猎犬,竟然被一个皇孙给碾压了,
    朱元璋的心里五味杂陈,?儿没考虑咱的感受吗?
    那是咱的狗呢!
    蒋?一路木着脸,失落地回了衙门。
    心中一团烦躁的火在跳动,必须将手下这些混蛋都操练起来,
    这么久了没有线索,竟然被一个皇孙抢了先。
    朱允通他有咱人多吗?
    有咱的线人多吗?
    有咱的耳目多吗?
    他什么也不是,偏偏第一个找到线索。
    蒋琳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位子岌岌可危,甚至自己的脑袋已经是暂时寄存在脖子上的。
    蒋?快步进了公房。
    他现在看哪个手下都不顺眼,
    心中已经下了杀意,在陛下砍了咱的脑袋之前,必须先砍了你们。
    看他满脸含霜,手下都噤若寒蝉,走路都轻手轻脚的。
    蒋?却一拍桌子,
    “人都死绝了吗?“
    “还能喘气的都进来!”
    “给老子好好说说,你们都发现了什么鬼?”
    衙门的佥事、千户、百户都放下手中的东西,在外面汇聚之后,进了公房。
    时候不大,公房就挤满了人。
    蒋琳目光冷冷地扫视手下,一群人低着头,鹌鹑一般站着,
    这让他更生气了,讥讽道:
    “都哑巴了?不会说话了?要回你娘身边重新学说话吗?”
    一个千户急忙上前拱手道:
    “票指挥使,印刷作坊已经筛查完毕。在官方注册作坊没有什么发现。”
    蒋?怒喝,
    “那没有注册的呢?黑作坊呢?都去找了吗?”
    千户吓得脸都白了,急忙拱手道,
    “指挥使,黑作坊也都查了,有一家发现了线索。”
    蒋琳被气笑了,
    “那你就直接说线索,?哩?嗦的那么多干什么?你他娘的长的是狗脑子吗?”
    千户吓得说话都有些磕巴了,
    “指......指挥使,属下写......写了文书,放您桌子上了。”
    蒋琳这才发现桌子上放了一叠纸。
    终于有线索了!
    蒋?激动的手直哆嗦,急忙打开。
    原来在皇城东南角发现了一家黑作坊,里面竟然找到了印制宝钞的雕版,还抓了两个印制的工匠。
    蒋?既高兴,又愤怒,他拍着桌子大吼,
    “你们这些混蛋!这么重大的发现,为何不早说?”
    看文书上的时间,手下中午就发现了。
    早点告诉自己,下午的小朝会何至于如此尴尬,头也不敢抬,孙子一般地憋在那里,最后灰头土脸地滚出来。
    当时,他都能感觉到陛下的愤怒和失望。
    如果下午禀报这个大成果,陛下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还有什么发现吗?”蒋?满怀希望。
    如果还有的话,那就凑合在一起,现在就去找陛下炫耀。
    手下都纷纷摇头。
    蒋?有些失望,厌恶地摆摆手,
    “滚!都滚出去!”
    蒋琳气的眼珠子血红。
    好好的一次邀请赏的机会,被这群笨蛋给糟蹋了。
    手下纷纷逃难一般,快步走出公房。
    院子里,一群人面面相觑,没线索的时候挨骂,大家都忍了。
    本以为有了这么重大的发现,肯定要被指挥使重重地夸奖一番,说不定赏一笔钱。
    没想到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指挥使今天太狂躁了。
    众人失望地叹息几声,三三两两冲外面走去,
    得了,再去查找线索吧!
    蒋琳呆坐良久,终于缓过劲来,这才拿起文书,
    “备马!”
    这么好的消息,还是要禀报陛下,挽回陛下对锦衣卫的信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撩帝心!贵妃茶又媚,宫斗赢麻了! 末世来临我开摆!娃越内卷我越强 霍格沃茨:我能看到你的名字 凤池生春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一剑日天 阴阳道体的我,开局成为女剑仙炉鼎 我活一天就变强一点 今天也在刑侦现场捡功德 制作铁道游戏,角色们都玩疯了 末日最强包租婆,我靠抽盲盒躺赢 凡人,我真的不是大乘期! 大梁女学实录 我在半岛肝成就 玄门千金下天山,顶级霸总揣崽跑 暮色偿欢 MC创造模式:诸天批发永动机 我本不为逐鹿来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