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的娘嘞,把人国主给抓住了!”
“真的假的?”
“还能有假,神京府的公文都出来了,我今早出门还路过看了。
说五月初就到京城,到时候还有献俘仪式呢,皇帝要亲自去。”
“是该去,一国的头头,那不和皇帝一样吗,这都被逮了。
这赵立宽真不得了!”
“这是什么话,代国的国主怎么跟咱们大周皇帝比!”
“
群
洛阳西街旁的酒肆中,人头攒动,三教九流不少人汇聚在这乘凉说话。
在这个娱乐手段匮乏的年代,唠嗑就是最常见且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
四月中旬,西北前线围歼代军四万余,擒获其国主的事早已传遍京城。
这回已不是单纯的震惊了。
自大周开国几十年以来,太祖皇帝开疆拓土之后,从来没人取得过这样的战绩。
顿时舆论沸腾,议论纷纷,不少人欢欣鼓舞,也有不少老人回忆起往昔时光。
而随着前线大胜,城外南逃的难民大批返回,本地居民与外来难民的矛盾逐渐缓解。
京城乃至关中、河东、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人心惶惶,百姓终日不安,直到前线击败代军的消息传来。
城外已经有不少人给赵立宽立了生祠。
西南的事只是谈资,但西北的代国进犯已实实在在威胁到了所有人,关乎所有人的生活。
在这种红真切的恐怖下,多数人才能感念赵大帅的好,而不是随意的妄加评价。
酒肆里人来人往,街道上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又接连有人进来。
“你们知不知道,前几天还有人看见,圣驾直到赵府上去了!”
“吹牛吧,天子要见人,召到宫里,哪有亲自去的。”
“你还别不信,我家就在东西大街对面,亲眼见着的,还不只圣驾,还有相公公主呢。”刚说话的不服气道。
“太祖皇帝问策,那不也到宰相家里吗。”
“就是,赵立宽可不得了,那是本朝军神,陛下亲临也没什么奇怪的。”一年前书生道。
“之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说赵立宽年轻不靠谱,早晚误事,害了咱们,害了国家!”有人大声嚷嚷。
年轻人瞬间涨红脸,语无伦次说什么:“那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又不止我一个这么说………………”
赶忙有人出来打圆场:“李兄说得也不全错,赵殿帅确实用兵如神,但年少轻狂也是不争的事实。
之前被御史弹劾在皇城外纵马,着甲入京的事总不会假吧?
这就说明,他也有过失。
其人确有才干,用兵如神,文采也是一绝,此前上元节作的上元词,京中处处流唱。
但德行有亏,还贪财好色。
听说在西北时就是占城国以良马美人诱之,才让其主动收兵的。
相较下,大概就相当于太祖时收略江南的大将司马宣吧。
别人武功或许不如,但品德还在赵立宽之上,与江南百姓秋毫无犯,为不害江宁百姓,宁愿围而不攻。
如今赵立宽武功赫赫,可手段未免太伤天和,人家投降了还要杀,杀得尸积成山,人头滚滚。
相较下来,在下以为两者差不多。”
“言之有理。”
“司马公可是开国功臣,论资历名望,赵立宽一个年轻后生怎么比?”
“怎么比!赵殿帅斩首代军七万余,又剿灭叛军十万,司马宣有什么战绩......”
酒肆里一时又吵闹起来。
酒肆外,唐诗语等在马车里听着他们的争论,心里越发好奇,赵立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她注定要服侍的男人,至今她也没怎么接触过,只在府里远远见过他的身影,感觉很高大,很年轻,仅此而已。
父亲原本是户部的主事,因牵扯户部侍郎王不温克扣军饷,延误战机的事而受牵连。
作为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父亲准备将来给她找个高门大户嫁过去,巩固在官场上的地位。
外面的事,她了解得不多,自小就在琴棋书画,诗书文章中度过。
但她也听说了,当时前线领兵,荡平西南叛军的大将正是赵立宽,父亲就是跟着户部侍郎王不温对赵立宽的军粮做手脚才被牵连。
全军抄没,父亲流放岭南。
母亲年老被赦免,哥哥也被充军,她被发配教坊司,被官府公开售卖,如果无人赎买,她的命运会非常凄惨。
流落为官妓,等到年华不在,无人问津,默默老死病死。
正在她绝望害怕的时候,高夫人见了她一面,领略了她的琴棋书画,随后将她买回家。
她千恩万谢,潸然泪下,从此落脚在了赵府。
她也曾好奇问过高夫人,她看上自己什么了。
高夫人说,不忍她的坎坷和艰难,也看上了她的才华。
到赵府后,她见那高门大院,层层楼阁,比他家十座还大,紧张又害怕。
怕门庭森然,规矩繁杂严苛。
却没想到赵府里比家里还要轻松,规矩还更少,都不用像原本家中那样谨小慎微。
高夫人告诉她,因为家主赵立宽本就是个随便的人,
听着他那些传奇故事,又听夫人说的,她越发好奇家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这些外人根本不知道赵府如今到底多么煊赫。
她也时常被惊掉下巴,难以置信。
陛下,皇后都到过府上,皇后来了不只一次,还有两位公主,乃至郑亲王,朝廷的向拱都有到访。
宫中的赏赐更是不断,经常送来。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门户,只怕王公之家也不过如此。
特别是高夫人有身孕后,太后直接从宫里派来御医,住在赵府的客房里,专门看护。
只怕皇家的公主才有这样的待遇。
她越发觉得府中主人赵立宽不得了,权势滔天。
更是一点恨意也不敢有,还盼用心侍奉,他欢心,说不定能求他解救父亲和哥哥回来。
她一介女流,也只能想到这办法了。
这些外人只会对他们不理解的评头论足,妄自议论,逞一时口舌之快。
自己的家主岂是他们能明白的。
想到这,唐诗语有些微微生气,但这时车外车夫隔着帘子提醒她,酒水已经采买好了。
“回去吧,别让夫人等急了。”
车夫和丫鬟们点头,赶着车往家里慢悠悠去。
路上时常听到说书唱戏的说着赵将军大破代军,擒获国主太后的传奇事迹,周围总有一堆堆人在围着听。
今天她出来,是顺道采买笔墨纸砚,同时买酒的。
家里来了客人,前线消息一到京城,赵府外门庭若市。
夫人以家主不在婉拒许多人,但还是有些没法拒绝的,比如当今陛下的儿子,郑亲王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