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8章重启希望
『游乐场』避难所正在举行一场葬礼。
简陋的墓园里稀稀拉拉来了十几号人,去世的是避难所『首席法律顾问』,七十多岁的,贝克.休斯。
杰夫·康纳利客串起了神父的角色,握着一本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圣经》,断断续续地回忆着老友几十年的过往。
他曾是叱咤法律界的传奇人物,他的辩才曾令无数人折服,他的笑声也曾响彻整个办公室。
如今,这些都将随着这抔黄土一同掩埋。
周青峰亲自为老贝克抬棺入葬,抓起铁锹朝棺木上铲土——说来可笑,避难所里不缺生活物资,偏偏找不到一口像样的棺材,也没有像样的墓碑。
几块拼接的木板做成粗糙木箱,就成收殓老贝克的棺材。墓碑则是一个歪歪扭扭的木头十字架。
无论生前多麽风光,死后都如此寒酸。
在老贝克的墓旁边,并排堆了一整排坟头。挨最近的是痴呆的汉默老头,也是七十好几,一身基础病,半年前去世。
更远是『灰鲨』的母亲,娜莎太太的墓,六十好几,肺部感染去世的。
现在避难所年龄最大的就是正在当神父的杰夫.康纳利,也是六十好几,感染过一次,身体大不如前,也不知还能活多久。
老贝克无儿无女,葬礼草草结束,前来送行的人们大多默默散去。
「灰鲨」拄着一副双拐,蹒跚地走到自己母亲的坟前,将一束不知从哪儿采来的野花放在那光秃秃的土堆上,哭诉的喊几声『妈妈』。
周青峰站在他身后,找不到什麽安慰的词,只能让他尽情的哭一场。
——
一年前,周青峰潜入『梅肯』镇的米军秘密病毒实验室,弄到一批X病毒强化剂,顺手乾死了实验室的主管和一大票研究人员。
强化剂必须低温保存,常温下会失效——周青峰用空运给身边人及时注射,但强化效果只在『灰鲨』出现。
原本只能坐轮椅的『灰鲨』,萎缩的腿部肌肉和神经重新开始生长,让他能藉助拐杖重新站起来。
其他人就没那麽好运,顶多算强化了免疫能力。
没过多久,X病毒进化出致死率和传播效率都极高的『德尔塔』毒株,杀遍全球。
人类数量由此暴跌四分之三。特别是落后的亚非拉国家,有些曾经热闹的城市直接成了无人区,数十亿人口化为尸骨。
社会和经济直接崩盘,工农业停摆,服务业更是完蛋。
周青峰在病毒爆发前准备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避难所,分布在全米各地,危急时刻收容了好几千人。
比如『游乐场』避难所里基本是前『电力飞行』在米国的『东大』员工,有个百来号人。
初始时有吃有喝,避难所的日子堪称活在天堂。但仅仅过了一年,这种封闭的生活就开始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前几天光伏发电系统的逆变器烧了,缺乏备用供电的避难所当即全面停电。大夏天的,所有人都热得受不了。
幸好『电力飞行』的员工里不缺电工,换个备用逆变器就行,不耽误避难所的居民们继续苦中作乐。
又比如,周青峰曾经花高价买来一台『核磁』设备,还特意选购了『无氦』型号。
结果前两天老贝克病了,想启动这玩意做检查,却发现避难所里没人会用——就百来号人,每个人都被要求掌握多项技能,但专业医生还是太少。
以上问题还算好解决,有备件上备件,没备件就只能忍一忍。但有个问题是忍不了的——避难所男女比例『十比一』,且周青峰一人占了多数『性资源』。
这事可没法共享,且为了内部团结,必须解决。
——
葬礼结束,萧金浪来找周青峰。两人在简陋的房间里,就如何让避难所内部更趋于「和谐」展开了讨论。
他手里捏着一支皱巴巴的香菸,不点,只放在鼻下闻一闻,用过来人的语气说道:
「我之前在体制内,那是有专门的干事负责关心职工家庭生活的。谁家有个难处啊,有个家庭纠纷啊,乃至婚配困难,都会得到解决。
当初『电力飞行』来美国的员工,清一色都是老爷们。
咱们把大伙儿聚拢起来,抱团取暖,这日子熬个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人心就散了。」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周青峰,带着几分揶揄:「你是咱们的头儿,按说是可以有些特权。
但其他兄弟们看你身边莺莺燕燕,自己却只能跟『五姑娘』作伴,这心里头啊,已经有不少怨言了。」
萧金浪习惯性的弹了弹不存在的菸灰,继续道:「我们现在得未雨绸缪,把兄弟们的精气神维持住。
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引进一些女性居民,让兄弟们成家,也好缓解一下避难所里这阳盛阴衰的局面。」
周青峰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为了避难所的长远发展,性别比例的平衡确实至关重要,否则内部矛盾会爆发。
他微微点头,认同道:「这事要办也不难,无非是从外部收容一些人口,以年轻女性为主。」
事实上,最近几个月避难所内的气氛有些微妙的躁动,周青峰早已有所察觉。
只是大家对X病毒的威胁仍然心有馀悸,对外出探索扩张的意愿并不强烈。但老萧提了,说明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尽快着手解决。
「我们开个动员会吧,」周青峰下定了决心,「组织一个小规模的探索队,把避难所周围的几个城镇彻底搜索一遍。」
开会地点就选在『游乐场』的『鬼屋影院』,地方够大。
避难所内有些关键岗位必须留人值守,最终来了六七十号成员,没能到场的只能事后听转述。
会议开始前,影院里一片嘈杂。
搬动破旧座椅的吱呀声,熟人之间互相打招呼的寒暄声,以及压低声音窃窃私语的交谈声,汇成一片混乱的背景音。
萧金浪清了清嗓子,抓起一个麦克风,用力咳嗽了两声,压下喧嚣:「兄弟们,安静一下,注意会场纪律!」
等着人声渐歇,老萧这才继续说道:「病毒爆发,全世界都遭了殃,咱们在避难所里也窝了一年了,总算是躲过了一场大祸。
但老是这麽猫着也不是办法,我们迟早要跟外界打交道。主要问题呢,有以下几个……」
萧金浪年纪大,语调沉稳而有力,办事公允,能让人信服。他一开口,底下的人都认真倾听。
「第一呢,我们缺少专业人员。就说医生吧,避难所里是有医生,但医学是个非常庞杂的学科。
我们囤积了不少昂贵的医疗设备,但缺乏熟练的操作人员。这些宝贝疙瘩堆在库房里,压根派不上用场,实在是浪费。」
「第二呢,还是缺人,我们男女比例太悬殊了。我本来想喊『兄弟姐妹』们,但今天到场的,放眼望去,全是清一色的兄弟……」
说到「缺人」,会场的气氛还略显严肃;但一提到「缺姐妹」,所有的汉子们都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瞬间明白了老萧召开这次会议的真正目的。
「废话不多说,今天主要是统一思想,做个动员,我们要组织一支十几人的搜索队。大家有什麽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老萧话音未落,会场里立刻有人迫不及待地举手喊道:「不抢钱,不抢粮,专抢大洋马,我要两个!」
众人闻言爆发出一阵哄笑。
有人立刻接茬调侃道:「你咋不要三个四个?现在这世道,一碗方便面真能换一个洋妞呢!」
先前那人连忙摆手,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行不行,两个就够了,三个就有点多,四个…完全吃不消!」
影院里笑声更大了,充满了末世之下难得的轻松。
也有人开始认真地讨论起实际问题。有人皱着眉头说道:「我们避难所附近的城镇好像人都死绝了,恐怕收容不到什麽人口吧?」
「我不建议在附近收容,」另一个人随即喊道:「这很容易暴露避难所位置。我们有二十几架疣猪攻击机,完全可以飞到更远的地方去收容。」
「对对对,避难所的位置还是要保密为好,否则就我们囤积的那麽多物资,一旦被其他势力发现,必然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光是我们囤积的那两千吨汽油柴油,就是短时间内不可再生的紧俏货。还是要小心为妙。」
「收容人口最好以和平方式为主,尽量不要动武,否则我们这百十号人经不起损耗。
尽可能以商业贸易的方式对外交流。当然,必须表现得足够强势,免得引来别人的觊觎。」
对于外出搜索,没有人表示反对,只是在具体的细节上存在一些分歧。
周青峰站了出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先对避难所周边进行一次彻底的搜索,能收容的就收容,不能收容的…就必须清除掉。」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避免避难所附近出现任何潜在的威胁。如果有其他幸存者势力,要麽收容,要麽消灭。
这注定是一项残酷的任务,但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探索队伍的名单很快确定下来。如今避难所内没什麽大事,大家都憋坏了,愿意出去闯一闯的人不少,报名异常踊跃。
周青峰亲自带队,挑选了陈瑞和康格斯担任副手,带上负责通讯联络的「灰鲨」,以及一名叫做罗格的急救科医生。
之前失踪的马可世也归队了,他擅长交际,懂得多国语言,正好能充当翻译官,遇到讲西班牙语的幸存者也能应付。
詹妮弗本来就是学校的校医,可以担任队伍的护士。
而且,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在外出探索中或许能更方便地建立关系。毕竟避难所位于美国,白人仍然是主要的群体。
队伍总共十二人,全副武装,配备了五辆经过改装的电动皮卡,外加相应的无人机。
所有皮卡的要害部位都加装了厚实的装甲板,就连车窗都焊上了坚固的防弹格栅,以最大限度地确保队员们的安全。
当晚商议决定,做好准备,准备隔天出发。
——
康格斯也参加了这场关乎避难所未来的探险动员会。
散会时,夜幕已悄然降临,只有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在「游乐场」避难所内散发着昏黄的光芒,拉长了地上的影子。
这处避难所的选址很好,并非深藏地底,也不是隐匿山腹,而是直接利用废弃的游乐场。
乍一看,这里四面透风,似乎毫无安全可言,任何方向都可能涌来敌人。
在此居住了一年,康格斯却渐渐习惯了这份「不安全感」,甚至觉得比想像中舒适。
若真将所有人困在封闭压抑的地下或山洞里,恐怕不出多久,避难所的居民就会精神崩溃。
这种半开放式的环境,反而保留了与外界的联系的便利,以及难得的自由呼吸。
康格斯沿着被路灯照亮的道路,慢悠悠地往宿舍走去。
路过开垦出的菜地和田地时,夏夜特有的蝉鸣蛙叫声清晰地传入耳中,构成了略显喧嚣却充满生机的田园夜曲。
避难所里没有专业的农业专家,病毒爆发后,化肥农药更是成了稀缺品。
周青峰当初只是囤积了一些优良的种子,但不可能将整个庞大的农科农机农技体系都完整地备份下来。
尽管如此,避难所周边还是开垦出了数百亩土地,种植的蔬菜瓜果能够自给自足。
此外,他们还尝试种植了土豆丶大豆和小麦,已经收割了两季,但产量却远不如末世前。
至于养鱼丶养鸡丶养猪,避难所内也有小规模地进行,但百十号人主要的肉蛋奶来源依旧是那堆积如山的罐头。
充足的罐头,无尽的罐头,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罐头,理论上足够他们吃一辈子。
实际上,仅仅过了一个月,避难所里几乎无人不对罐头深恶痛绝。仅仅是闻着味就恶心的倒胃口。
「但能活到现在,这已经是相当幸福了。」康格斯回想着这一年来的避难所生活,心中感慨万千。
世界秩序崩坏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
最开始,新闻媒体里还能听到一些来自「白房子」的消息,极为热闹喧嚣。但很快,所有的媒体都像被病毒吞噬了一般,彻底消失了。
随后,私人短波电台开始兴起,无线电波中充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求援信息。
各种频道里都是绝望的呼喊,人们嘶哑地哭喊着要食物丶要水丶要救命。
没过多久,短波电台的声音也逐渐平息下来,如同风暴过后的海面,只留下令人不安的寂静。
「灰鲨」曾经说过,现在的无线电环境几乎倒退了一百年,频谱异常乾净,随便竖起一根简单的八木天线,就能接收到上千公里外的微弱信号。
这恰恰说明,很多地方的人恐怕都已经……死绝了。
避难所内却不敢随意发送无线电信息,生怕被其他怀有恶意的势力通过无线电三角测距技术发现他们的存在。
这个世界仿佛进入了黑暗森林时代,任何暴露自身的存在都可能引来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天天像鼹鼠一样窝在避难所里也不是长久之计。
人类终究是群居动物,需要与外界交流,需要去看看周围是否还有其他幸存者,是否还有希望的火种在苟延残喘。
这次的探索行动,正是为了打破这份令人窒息的沉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