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44章嫌火车扰民?(第1/2页)
寅时正刻,皇城肃穆,太和殿内灯火通明,百官依序肃立,静候圣驾。凛冽的寒气被厚重的殿门隔绝在外,殿内唯有炭盆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以及官员们压抑的呼吸声。
当司礼太监那独特的尖细嗓音高唱“陛下驾到——摄政王驾到——”时,所有臣工齐刷刷跪伏于地,山呼万岁之声震彻殿宇。
慕容嫣在林臻的虚扶下,缓步踏上丹陛。她今日依旧穿着那身极致隆重、象征至高皇权的玄黑凤袍。
墨色云锦之上,金凤翱翔,山河隐现,在无数烛火与电石灯的交映下,流转着深沉而威严的光泽。宽大的喇叭袖垂落身侧,金线绣出的云雷纹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宛如墨云翻滚。
而最为瞩目的,便是那长达三丈的拖尾,由十六名精心挑选的宫女分列两排,极其小心地托举、展开、铺陈,如同一条墨色的星河,庄严缓慢地滑过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最终完美地铺展在龙椅之后的御阶之上,其面积之巨,几乎覆盖了九级御阶,视觉冲击力无比震撼,尊贵到了极致。
她仪态万方地落座,面容清冷,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喇叭袖下的双手轻轻置于膝上,威仪天成。林臻则立于龙椅之侧,身形挺拔,目光沉静如渊,自带一股掌控全局的气场。
“众卿平身。”慕容嫣开口,清越威严的声音通过殿内特殊构造传遍每个角落。
“谢陛下!”百官起身,朝会正式开始。
起初的几个议题,皆是常规政务汇报,流程一如往常。
她端坐龙椅,玄黑凤袍、三丈拖尾与宽大喇叭袖构成无可挑剔的至尊形象,却更像一尊完美无瑕的玉雕,除了固定的流程用语,并无多余言辞,所有实质性的决策皆源自她身侧的男人。
然而,当工部尚书出列,奏报“京畿至西山煤矿铁路支线勘探完毕,请求拨付工款,即刻动工”时,朝堂之上第一次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陛下,殿下!”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绯袍的老御史颤巍巍出列,高声反对,
“臣以为不可!西山乃皇家陵寝龙脉所在,山势雄浑,地气深厚!若开山凿隧,铺设那铁轨火车,轰隆巨响,震动山川,岂不惊扰祖宗安眠,动摇我大乾国本?!此议万万不可!还请陛下、殿下三思!”
老御史情绪激动,说完便跪伏于地。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几位守旧派大臣的附和。
“臣附议!龙脉之地,不可轻动!”
“火车虽利运输,然惊扰陵寝,得不偿失!”
“应另择他路,绕行西山!”
工部尚书显然早有准备,立刻反驳:“陛下,殿下!臣已咨询钦天监与地理司官员,西山龙脉宏阔,陵寝所在仅是其中一隅,铁路规划线路已最大限度避开陵区核心,相距甚远,绝无惊扰之理!且此条支线若成,西山优质煤炭可源源不断运抵京城及各工坊,于国计民生大利!岂可因虚无缥缈之忧,废此实利?”
“利在当下,祸在千秋!地理风水之学,岂是虚无缥缈?!”另一位老臣激动反驳。
“迂腐之见!岂可因噎废食!”
“分明是利国利民之举!”
……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争论逐渐激烈起来。
朝堂之上,第一次出现了这般喧哗争执的场面。
慕容嫣端坐于上,宽大喇叭袖下的手指微微蜷缩。她听着下方激烈的辩论,“龙脉”、“惊扰”、“国本”、“实利”…这些词汇在她脑中交织,让她有些无措。
她本能地觉得工部尚书所言似乎更有道理,煤炭确很重要;但老御史所言“惊扰祖宗”、“动摇国本”听起来又极为严重,让她不敢轻易下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4章嫌火车扰民?(第2/2页)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带着一丝求助地,频频望向身侧的林臻。
林臻始终面色平静,负手而立,听着下方的争论,并未立刻介入。
直到争论声渐歇,双方都看向御座,等待最终裁决时,他才缓缓上前一步。
他这一步,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连那长达三丈的墨色拖尾似乎都凝滞不动。所有的嘈杂顷刻间平息,大殿内落针可闻。
慕容嫣立刻如释重负,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用她清越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放松的声音开口道:“众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关乎重大,朕…亦难决断。”
她说着,完美地履行了她的职责,将目光彻底转向林臻,声音恢复了平稳威仪:“摄政王以为如何?”
所有的压力与决策,瞬间且理所当然地移交到了林臻身上。
林臻目光扫过下方跪着的御史和站着的工部尚书,声音沉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龙脉之说,缥缈难测。祖宗立国,所求乃子孙昌盛,国泰民安,而非困守一隅,固步自封。”
他先定下基调,否定了保守派的核心理由,顿时让工部尚书等人精神一振。
“然,”林臻话锋微转,看向工部尚书,“御史之言,亦非全无道理。祖宗陵寝,不容丝毫轻慢。铁路线路,需再次勘定,务必确保与所有陵区保持十里以上距离。勘探图纸,三日内送至王府,本王要亲自审定。”
“臣遵旨!”工部尚书立刻躬身,心中大喜,只要项目能推进,绕些路完全可接受。
林臻继续道:“至于惊扰之说,火车运行之声响,并非不可解。命格物院研制专用隔音材料,于铁路临近陵区路段,筑隔音屏障。所需银两,一并计入预算。”
此言一出,不仅工部尚书,连下方许多中立大臣都眼中露出钦佩之色。
此策既推进了工程,又全了礼法,顾及了各方的体面与担忧,可谓周全。
“殿下圣明!”工部尚书与一众支持的大臣齐声附和。
那几位跪地的老臣,见林臻并未全然否定“惊扰”之说,反而给出了解决方案,虽心有不甘,却也无法再强辩下去,只得悻悻然叩首:
“殿下…思虑周全…”
林臻这才微微颔首,看向慕容嫣:“陛下,如此可好?”
慕容嫣一直紧绷的心弦彻底松开,她立刻颔首,用她最熟练的、威仪清冷的声音做出最终裁定:“准奏。依摄政王所言办理。”
一场激烈的朝争,就在林臻寥寥数语间尘埃落定。慕容嫣完美地扮演了她的角色——提出疑问,移交决策,最终盖章认可。
“退朝——”司礼太监的高唱声响起。
百官跪送。
慕容嫣在林臻的虚扶下起身,转身离去时,那三丈墨色拖尾再次缓缓移动,如同退潮的黑色海浪,消失在丹陛之后。
一入偏殿,隔绝了外界视线,慕容嫣立刻长长舒了口气,几乎想抬手揉揉有些发僵的后颈,却被沉重的头冠和喇叭袖限制。
林臻已亲手为她卸下凤冠,指尖温柔地按上她的颈椎:“被那群老家伙吵得头疼了?”
慕容嫣靠在他身上,任由他按摩,声音里带着疲惫与依赖:“他们吵得好厉害…我都不知道听谁的…幸好有夫君在。”
她仰起脸,眼中满是信任与庆幸,“夫君总是有办法。”
林臻低笑,吻了吻她的额头:“嗯,有我在。以后这种事,都交给我。”
偏殿内温情流淌,与方才大殿之上乾坤独断的冷硬,再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