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第一国舅> 第545章 建言献策

第545章 建言献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寻在认真的准备军校的筹备,依然逮不着常遇春。
    这人实在太狡猾了,显然是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发表任何意见,只准备听从皇帝的旨意。
    那就没办法了,马寻只能能者多劳了,有些事情看似也只能是他来做...
    朱标刚踏出乾清宫,天边已是乌云密布,雷声隐隐,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他站在宫门前,望着远处的宫墙,心中却如压了一块巨石般沉重。
    “太子殿下。”一名太监小跑着过来,低声道,“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朱标点头,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纪纲一身飞鱼服,步伐稳健地走了进来,跪地行礼:“卑职纪纲,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道:“起来吧,有何要事?”
    纪纲起身,神色凝重:“殿下,卑职奉命彻查常茂一案,已有初步进展。”
    朱标眼神一凝:“说。”
    纪纲道:“卑职连夜审讯,常茂一口咬定自己清白,但有一名下属供出,常茂确与老七有过密会,且有书信往来。卑职已派人搜查其府邸,果然在密室中找到一封密信,内容虽未明言谋反,但语气暧昧,有挑拨之意。”
    朱标眉头紧锁:“信呢?”
    纪纲递上一封密封的信笺:“卑职已将其封存,尚未拆封,请殿下定夺。”
    朱标接过信,沉吟片刻,道:“你做得很好。此事暂且保密,不得外泄。”
    纪纲点头:“卑职明白。”
    朱标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纪纲躬身退下。
    朱标独自站在宫门前,手中握着那封信,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他知道,这封信一旦公之于众,将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而老七那边,恐怕早已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往东宫走去。
    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朱标坐在案前,手中信笺已被拆开,内容赫然写着:“……七弟英明神武,百姓爱戴,若辅以贤臣,必可安邦定国……”
    短短几句话,看似恭维,实则暗藏玄机。朱标心中冷笑,老七果然不甘寂寞,竟敢在此时出手,看来是想借常茂之事,挑起朝中纷争,进而动摇储君之位。
    他将信纸放下,沉思片刻,随即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送往孔辰府上。
    夜色渐深,朱标独自坐在书房中,窗外雷声滚滚,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呐喊助威。
    与此同时,孔辰府内。
    孔辰接到朱标密信后,立刻召集心腹,连夜前往常茂府邸,意图查找更多证据。
    “老爷,常府已被锦衣卫封锁,我们恐怕进不去。”一名心腹低声提醒。
    孔辰冷声道:“封锁?那就破封锁。我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他带着人绕道后门,翻墙而入,直奔常茂书房。
    书房内一片狼藉,显然是被锦衣卫翻查过,但孔辰依旧在一处暗格中找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
    他打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七王殿下,常某已按吩咐行事,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定乾坤……”
    孔辰脸色一沉,心中已然明白,这常茂竟是老七的人,而他之前与自己交好,恐怕也是为了麻痹自己。
    他将信纸小心收起,低声对身旁心腹道:“立刻将这封信送去东宫,务必亲手交给太子。”
    心腹点头,迅速离去。
    孔辰站在常茂书房中,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却无比清明。他知道,自己已被卷入这场权力之争,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翌日清晨,朱标接到孔辰送来的信后,脸色愈发凝重。他立刻召见朱雄英,将信交给他看。
    朱雄英看完后,脸色大变:“这常茂,竟真与老七勾结!”
    朱标点头,道:“看来,老七早已布局,只等时机一到,便动手夺权。”
    朱雄英皱眉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朱标沉声道:“先按兵不动,等待皇上决断。同时,我要你去查一查,老七身边还有哪些人与他往来密切,尤其是那些朝中大臣。”
    朱雄英点头:“属下明白。”
    朱标又道:“另外,你去通知孔辰,让他小心行事,别被人盯上。”
    朱雄英领命而去。
    朱标站在东宫门口,望着远方,心中却已有了打算。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而自己必须稳住阵脚,不能让老七有机可乘。
    与此同时,朝中风声愈发紧张,老七一党开始大肆活动,四处拉拢大臣,甚至有传言称,老七将在近日上书,请求皇上让其监国。
    朱标得知后,立刻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对策。
    “殿下,老七此举,显然是想逼宫。”一名幕僚沉声道,“若让他成功监国,皇长孙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另一名幕僚道:“殿下,不如先发制人,上书揭露老七的阴谋,让皇上警觉。”
    朱标摇头:“不可。皇上现在正处犹豫之中,若贸然揭露,反倒可能激怒皇上,认为我急于夺权。”
    众人沉默。
    朱标沉思片刻,道:“我们得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皇上亲眼看到老七的野心。”
    幕僚们纷纷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亲信匆匆进来,道:“殿下,孔辰求见。”
    朱标点头:“让他进来。”
    孔辰很快步入书房,神色凝重:“殿下,我查到了一件事。”
    朱标道:“说。”
    孔辰道:“老七与兵部尚书李善私下往来频繁,且李善近日调兵频繁,似有异动。”
    朱标眼神一冷:“果然如此。”
    孔辰继续道:“更关键的是,我查到李善与北元使者有过秘密接触。”
    朱标猛地站起身:“此事可有证据?”
    孔辰点头,递上一份密报:“这是北元使者的行程记录,以及李善与其会面的时间、地点。”
    朱标接过密报,仔细翻阅后,眼中寒光一闪:“好,有了这个,老七再也翻不了身。”
    他立刻命人准备奏折,亲自前往乾清宫觐见朱元璋。
    朱元璋听完朱标的奏报后,脸色阴沉如水,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老七,果真如此?”
    朱标恭敬道:“儿臣不敢妄言,但这些证据确凿,父皇可命锦衣卫彻查。”
    朱元璋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朕命纪纲彻查此事。”
    朱标躬身行礼:“儿臣告退。”
    走出乾清宫后,朱标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场斗争已进入关键时刻,而自己必须步步为营,不能有丝毫闪失。
    回到东宫后,他立刻召见朱雄英和孔辰,将最新情况告知二人。
    “大哥,皇上已下令彻查,看来老七的日子不好过了。”朱雄英兴奋道。
    孔辰却皱眉道:“但老七那边也不会坐以待毙,恐怕会有反扑。”
    朱标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以防他们狗急跳墙。”
    孔辰道:“我这边会加强府邸的守卫,防止有人暗中动手。”
    朱雄英也道:“我这边也会派人盯紧老七的人,一有动静,立刻通知大哥。”
    朱标满意地点头:“好,大家各自行动,务必小心行事。”
    夜色再次降临,大明皇宫内,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而朱标、孔辰、朱雄英三人,已站在风暴的中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朱标回到东宫,心中却并未因今日的进展而感到轻松。他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反而才刚刚开始。老七既然敢暗中布局,必然还有后手,而自己若想稳住局势,必须提前做好应对。
    夜色深沉,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朱标独自坐在案前,翻阅着刚刚送来的密报。密报上详细记录了老七与李善的往来,以及李善与北元使者接触的细节。每一条信息都如同一根细针,刺入朱标的心头。
    “老七,你果然不甘心。”朱标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人连夜送往孔辰府上,嘱咐他务必加强府中守卫,并暗中派人监视老七府邸的动静。
    “太子殿下。”一名亲信悄然走入书房,低声道,“锦衣卫那边传来消息,常茂在狱中自尽了。”
    朱标眉头一皱:“自尽?”
    亲信点头:“是的,狱卒发现时,他已经气绝身亡,手中还攥着一张纸条。”
    “纸条呢?”朱标问。
    亲信递上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只写了八个字:“宁死不屈,不负七王。”
    朱标看完后,脸色愈发阴沉。他已然明白,常茂的死绝非偶然,而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便是让此案断了线索,无法追查下去。
    “看来,老七那边已经开始清理门户了。”朱标冷声道。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宫墙,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常茂的死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人被灭口,而自己必须尽快掌握确凿证据,才能扳倒老七。
    翌日清晨,朱标召集朱雄英和孔辰二人,将常茂自尽一事告知。
    “大哥,这明显是老七做的。”朱雄英愤怒道,“他这是怕常茂泄露他的秘密,所以才提前下手。”
    孔辰沉思片刻,道:“但问题是,我们已经没有了人证,仅凭书信和密报,恐怕难以让皇上彻底相信。”
    朱标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必须找到更多证据,尤其是老七与李善勾结的具体细节。”
    孔辰道:“我这边可以派人继续调查李善,看他是否还有其他可疑之处。”
    朱雄英也道:“我这边也可以去查一查,老七身边还有哪些人与他走得近。”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你们各自行动,务必小心行事。”
    孔辰和朱雄英领命而去。
    朱标独自坐在书房中,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他知道,老七那边不会坐以待毙,而自己必须抢先一步,才能占据主动。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进来,道:“太子殿下,皇上召见。”
    朱标心中一紧,立刻起身前往乾清宫。
    乾清宫内,朱元璋面色阴沉,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儿臣参见父皇。”朱标恭敬行礼。
    朱元璋抬眼看了他一眼,道:“常茂死了。”
    朱标点头:“是的,儿臣刚刚得知。”
    朱元璋冷哼一声:“死了也好,省得受苦。”
    朱标心中一沉,知道朱元璋对常茂之事已有定论,但他仍不死心,试探性地问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背后另有隐情,常茂的死或许并非偶然。”
    朱元璋沉默片刻,道:“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朕已经老了,不想再看到兄弟相残。”
    朱标心头一震,连忙道:“儿臣明白,但若让老七继续下去,恐怕将来……”
    朱元璋打断他的话,道:“朕自有主张。你只需记住,无论如何,大明的江山不能乱。”
    朱标跪下,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朱元璋摆了摆手:“下去吧。”
    朱标退出乾清宫,心中却愈发沉重。他知道,朱元璋虽已察觉老七的野心,但仍未下定决心处置他。而自己若想扳倒老七,必须找到更确凿的证据。
    回到东宫后,他立刻召见心腹幕僚,商议对策。
    “殿下,老七既然敢动手灭口,说明他已察觉我们正在调查他。”一名幕僚道,“若再拖延,恐怕他会提前行动。”
    另一名幕僚道:“殿下,不如我们设下一计,引老七主动出手。”
    朱标眼神一亮:“说下去。”
    幕僚继续道:“我们可以放出风声,称殿下已掌握老七勾结北元的证据,并准备上奏皇上。老七若得知此事,必然坐不住,极有可能提前动手。”
    朱标沉思片刻,道:“此计可行,但风险极大。若老七真的提前动手,恐怕会引发宫变。”
    幕僚点头:“是的,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朱标最终点头:“好,就这么办。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确保皇长孙的安全。”
    他立刻命人将皇长孙朱文奎秘密送往东宫,并加强东宫守卫,以防万一。
    与此同时,朱雄英和孔辰也加快了调查进度。孔辰在李善府邸附近布下眼线,发现李善近日频繁与一名北元商人接触,而那名商人正是之前与北元使者同行之人。
    “看来,李善果然与北元有勾结。”孔辰心中暗道。
    他立刻命人将这一发现送往东宫。
    朱标接到消息后,立刻命人准备奏折,并在奏折中详细列举了老七与李善勾结的证据,准备在合适时机呈递给朱元璋。
    而此时,老七府邸内,气氛也愈发紧张。
    “殿下,常茂死了,孔辰那边还在调查李善。”一名心腹低声禀报。
    老七脸色阴沉,道:“孔辰果然不安分。看来,是时候让他知道,得罪本王的下场了。”
    他冷冷一笑,道:“传我命令,让李善立刻行动。”
    心腹领命而去。
    一场风暴,正悄然逼近。朱标、孔辰、朱雄英三人已站在风口浪尖,而他们能否在这场权力之争中胜出,尚未可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全网黑后,修仙种田带飞祖国 兼祧两房?公主休夫高嫁你后悔什么 皇妾咸鱼日常 不见光 爱意燎原 农家小青梅 回到县城当首富 恶毒女修挺孕肚,拿捏大佬被娇宠 招惹大佬后,我被缠上了 高悬不落 离婚前,弹幕都说阴湿老公暗恋我十年? 我的峥嵘岁月 重生之少女车神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末世求生:打造移动战争堡垒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剑动仙朝 我的抖音通万朝,老祖宗兴奋麻了 在男团耽美文女扮男装后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