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8章有点晕
秦桧面完圣,赶紧回家来见荆轲,将他刚才的骚操作,汇报上来。
岳文轩听完,也不禁啼笑皆非:你这家伙!够黑的。
不过,这倒也是个机会,乾脆就不讲武德一次,把傅崧卿扣下,白赚一个好官。
而且,秦桧还帮岳文轩开创了一个新思路,南宋这边的良臣,以后不需要在战场上抓了,可以让秦桧这种奸臣使力,一个接一个给我送过来,岂不美哉?
——
数日后,傅崧卿一声长叹,脱下了宣谕使的官服,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常服,在扬州城的码头登上了商船,前往楚州,出使了!
别说,你还真别说,若是去别的国家出使,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危险的,至少过边境线时,要被盘查一番。
但是去北宋出使,不知道为啥感觉特别轻松。
只需要在京杭运河上随便找一艘商船,上去蹲好,那船便轻轻松松地带着傅崧卿,向着楚州驶去。
傅崧卿也没带很多人,只带了两个忠仆。
他感觉到此行凶多吉少,不想害了随从们,本想一个人去的,但两个忠仆说什麽也要跟来,也就只能带上一块儿了。
说来也有趣,他随便找了一艘商船,没想到又是蒋氏的船。
这一次船上没了货物,空荡荡的货舱里,只坐着一个穿着江湖劲装的女子,这女子见到傅崧卿上船,嘴角便咧起一丝笑意,远远地对着他挥了挥手手。
男女授受不清,傅崧卿才不想和江湖女子扯上关系,假装没看到,在船舷边坐下,看着涛涛江水,默然不语。
他不去说话,那女子却要凑过来找他说话,笑嘻嘻地在他身边一坐:「傅大人,出使北宋,心情很沉重吧?」
傅崧卿猛地一惊:「你是何人?为何知道本宫,还知道本官是出使北宋?」
那女子当然是荆轲了,而且是岳文轩附身版,嘿嘿笑道:「我叫阿珂,是一个刺客!」
此话一出,傅崧卿大吃一惊,两名忠仆同时拔刀,在他面前一挡。
然而两个忠仆的反应太慢了,他们抽刀的同时,荆轲的匕首已经顶在了傅崧卿的脖子上,让他感觉到脖间的肌肤冰凉冰凉的。
傅崧卿心中大叫:吾命休矣!
但下一个瞬间,岳文轩已经收刀后退,瞬间退开了三步之遥,还同时躲开了两个忠仆挥起的腰刀。
岳文轩嘿嘿笑道:「放心,我虽然是刺客,但是没打算取你性命。」
傅崧卿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一脸的惊愕:「那你是……」
「我是来给你当向导的。」岳文轩嘿嘿笑道:「去北宋的路上,有什麽不清楚的可以问我,我都能解答哦。」
傅崧卿惊讶莫名:「你是北宋的人?」
「正解。」岳文轩:「傅大人不是要出使北宋麽?有个北宋的人来给傅大人领路,岂不美哉?」
傅崧卿感觉极不对劲,我被南宋官家贬官,安排去北宋出使,这件事北宋怎麽一幅早就知道了的样子,还派了人来当向导?这他娘的也太离谱了吧。
他心中满是怀疑,但和一个女刺客似乎也没有什麽多聊的必要,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岳文轩也不多说废话,走到另一边的船舷上坐下。
商船离港,向北驶去。
这时候河面上已经没有刘光世和张俊设立的收费关卡,这两位着名的怂人,先一步出发,率军援救寿春去了。
京杭运河一路通畅,倒是让蒋家的人松了口:「收费的关卡没了,咱们的棉花能降些价了。」
傅崧卿开口:「本宫才不相信商人会主动降价,没了收费关卡,你们的售价也会和有过路费一样高。」
那蒋家的人道:「大人此言差矣,咱们蒋家老爷,可是鼎鼎大名的蒋自量,做生意最是公道,当年临安缺粮,咱们蒋家把秋天买来的粮,一文钱都不赚的原价卖给百姓们,还让百姓们自称自量,这可不是编的,临安丶西溪等地的人,谁不知晓此事?」
傅崧卿「咦」了一声:「原来这是蒋自量的船,那倒是本官失言了。」
他话风一转,又道:「但也就蒋自量会规矩做生意,别的商人还是会卖高价……」
这一次蒋家的人没说话了。
但岳文轩却笑了起来:「傅大人!你这个想法,在商人少的时候,是有道理的。但在商人多的地方,却说不通。」
傅崧卿:「嗯?何解?」
岳文轩道:「一个地方如果商人少,只有一家,他就能把价格高高抬起,或者只有两三家,他们能约定一个价格,大家一起按这个价格出售,也能把价格抬起来。但若是商人很多呢?十个,百个……做同一种生意的人多得很,那就不太可能形成价格联盟了。」
傅崧卿:「咦?」
岳文轩:「与其阴阳怪气的责备商人,不如想想办法,通过行政手段,弄出更多的商人,只要商人够多,就不可能铁板一块。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就会竞争,也就无法形成垄断,无法形成价格联盟。有些商人就会在自己成本允许的范围内拼命降价,而卖高价的商人也只能降价迎战……最后,价格自然而然就会回到合理范围,让百姓得利。」
傅崧卿听到这里,心中暗惊:别说,你还真别说,这种手段似乎还真能奏效的样子:「姑娘,你居然还懂这些?」
岳文轩嘿嘿笑:「我不懂,这些是我家公子说的。」
傅崧卿:「你家公子是?」
岳文轩:「我家公子姓岳,名文轩,现在北宋国做客。」
傅崧卿倒是知道岳文轩这个人,此人在北宋没有官职,但所有细作传回来的消息都说,此人在北宋举足轻重,说话极有份量。
傅崧卿心里默默地消化着「更多商人」这个说法……
细细的想!
在传统文人的思想中,商人可不是什麽好词,所谓「无奸不商」丶「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传统文人总觉得商人奸滑,坑害百姓,觉得应该尽量控制和约束商人。
但他刚才听岳文轩这麽一说,才发现,控制商人似乎反而容易造成不好的结果,让商人变多互相竞争,似乎对百姓更有利。
这一下子颠覆了他的认知,让他有点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