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24章 《潜伏》

第24章 《潜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章《潜伏》(第1/2页)
    85年的8月中旬,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忽然发生了这样的消息:几个日本的政客,“临时起意”,拜访了多年未曾公开拜访的地方。
    这件事情打破了过去的惯例,对当时整个亚洲来说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日本在这时候是亚洲的表率,是唯一的黄种人发达国家,向全亚洲输出产业和技术;而且,有一些迹象表明,他们似乎是真的要改过自新,向前看齐。
    毕竟就算在大陆,浩浩荡荡的青年交流活动还没有过去多久。那些友谊之歌似乎还在耳畔回荡,而现在却成为别样的讽刺,这些照片无比直白的表明:一切并没有变过。
    经济的富裕并没有使这个国家变成理想中的文明之国,相反,似乎加倍的促使了一些人的野心。
    当天,余切就看到有报纸批评:“这种行为极端危险,正在酝酿不好的势头”;然后,更为严肃的报纸上刊登消息,把这一幕评价为“伤害了大家的感情”。
    这可以说是很重的一个评价了。
    一时间,山雨欲来。国内有大量赴日考察的学者和官员,学生也不少。比如,余切这一届的经济系上就有人选择了日本东京大学去留学,然后横生波折,无奈留级一年。
    原先热情评价两国友谊的干部们,现在闭口不言;有个倒霉蛋干部在日本考察途中,因为误以为此次参拜是普通参拜,说错了话,被火速撤职。
    在日本学习围棋的老聂也受了影响。
    他打了个跨国电话给余切:“余切,我现在只能胜,不能败了。他们敢做出这种事情,他们就是我的敌人。”
    “你不是一直都该是这种心态吗?从我在日本踢足球的时候,就清楚的告诉你了。能对你有什么影响?”
    聂伟平抱怨:“我来日本这么久,还是交了一些朋友。但这个事情的发生,让我产生怀疑了,我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日本这边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他们的政客这么干。这代表什么?那些你平时见到的围棋手、裁判、乃至于便利店的服务员,哪怕和你处了一辈子,你都以为是真正的朋友了,但只要他们脱下面具,他骨子里面只要抓着机会,还是要对付我们中国人的,他们根本见不得我们好。”
    聂伟平苦恼道:“我觉得我好像陷入到了绝境,我活在一个不能信任任何人的环境里面,现在我连吴清源都不敢相信——他真的希望我赢吗?他也是日本人。”
    余切哈哈大笑。然后告诉聂伟平:“老聂,你得有点儿信仰。”
    “这和信仰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余切道:“人这一辈子要遇到很多事情,管你是求神拜佛,还是相信科学,或者是其他的,你心中就有个主心骨、方法论,你遇见事情就没这么内耗了。”
    “余切,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不明白!而且,我因为失去了我的日本朋友而感到伤心,但我以为你会更伤心。因为你拥有比我多得多的日本朋友,其实我打电话来,本来是要来安慰你的……”
    余切笑道:“我看惯了这些了,哪里需要你来安慰!”
    “你才多少岁,你又看惯了……”
    聂伟平吐槽道。
    余式鸡汤没有起作用,和常人想象的棋圣风范不一样,聂伟平这个人比较抽象,他不相信鸡汤。
    聂伟平最后靠啥解决他的信任焦虑呢?
    他们去日本访问的队伍当中,有一批日本乡下的农村姑娘,聂伟平天天逗弄日本姑娘,而那些日本姑娘很崇拜他这个中国来的围棋国手,终于给他心情整好了,缓解了他的焦虑。
    他告诉余切:“我现在讲一句话,无论是什么时候,日本人都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余切却真的信自己说的鸡汤,而且马识途也很相信。他把对话拿去给马识途讲,马识途给出了很高评价:
    “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你说的好,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必然会走向胜利的。别人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敌人,我只管做好我自己。”
    也是在这个时候,马识途写完了他那本有关于“飞虎队”的回忆传记。他之前交给杂志的那一部分文章,只是回忆录的其中一截。
    原来老马整天也不光是在打牌。
    历史上,马识途写的这个回忆录有很多文章,后来被编纂为《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出版成书,里面有一部分,详细写了他一个地下d,怎么和美国飞行员结识的。
    飞虎队就是美国当时招募的,专门在中国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飞行员。这个队伍是当时国内大价钱招募来的“雇佣兵”,但也确实做出很多贡献。
    马识途和飞虎队这帮人见得不多,但每一次都很关键。他们在四十年代成为朋友,八十年代开放后又见了一次,再之后则是新世纪初:
    于是,马识途在大陆这边出版了回忆书籍;而美国的飞虎队,和飞虎队的队员们,则成立了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建设了飞虎队友谊学校——专门为那些致力于中美友谊的美国青少年进行航空培训。
    马识途恰好经历了一个甚至两个完整的周期:从敌人到朋友,从朋友再到敌人。
    马识途对这些事情,说来十分感慨:“我这一辈子是很有趣的,我年轻的时候读书并不比你差,我第一次就考进了当时全国最好的中央大学。然后,在组织的号召下,我改换门庭,又考取了川大和西南联大,川大出榜早,我很快在川大读书了……”
    “再然后,组织希望我能在西南联大潜伏下来,我又从川大退学,重新就读西南联大,我正是在这个地方,和这些美国‘飞虎队’,也就是美国来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飞行员们,进行结交。”
    “一开始这种结交是有意的,后来我发现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在那时发展成了真正的友谊;再之后,局势动荡,国家对立,我们成为敌人;前些年,我们又成为朋友……”
    说到这里,老马忍不住慨叹一声,“唉!我怀念我的地下d生涯。”
    他道:“我一直没有说过最喜欢你什么,我最喜欢的是《出路》。我们有很多老人,喜欢你的《出路》,不光是因为你写了大团圆,还因为你在其中隐约透露出一种对积极进取的人的同情……你隐隐的赞叹那种生命力,其实我悄悄的告诉你,我也这么认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潜伏》(第2/2页)
    “我们都有自己逐渐形成的一个价值观,和不可逾越的雷区,不论是什么人也不能破坏它。”
    余切听得很认真。
    京城作协组织了一次研讨会,余切也参加了活动。这次研讨会地点就在“小西天”电影院——对,就是之前燕大学生聚会的那个地方。
    为啥要搞研讨会呢?
    《京城文艺》的李铎觉得,将来可能有一批专门负责为影视化来创作的作家,因为现在的作家薪酬体系当中,编剧的工资要比写的工资高得多,而且能很轻易的卖两次钱。
    一次当卖,一次当剧本卖。
    所以,有必要看看现在的商业化电影。这也是文化部门下达的要求:电影也是文化部门应该推广的产品之一,但它这个时代,表现得比逊色太多。
    《小鞋子》的受捧,大家还是更多认为是原作品本身就优秀。
    不少作家参与了这个会议。余切,石铁生、刘振云,还有恰好来京城出差的贾平凸等人,还有一些军旅作家。
    既然都在小西天影院了,自然要看一些优秀的故事片,看个啥呢?
    大家投票出来的电影是日本片《追捕》,这是个经典商业片。
    小西天影院人满为患,结果一进去,落了座,小西天的工作人员道:“对不住了,各位老师,咱现在不能放日本片。”
    “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里面有大尺度的镜头?”贾平凸道。
    “不是!”工作人员说,“我们最近不能放映日本电影。不论是《追捕》还是什么其他电影,现在都不能放了。您要放什么电影都行,就是日本片不行。”
    哦,众人才恍然大悟。
    当时呢,国内对这个消息介绍的不是很明朗,很多人他都不知道神厕是个啥,对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不是很清楚。
    只是觉得奇怪,还有可惜:
    “我们看不成日本片了,就看其他的吧。”
    众人又开始投票。小西天影院里面有不少现成的故事片胶卷,罗列在一个名册上。因为石铁生非常喜欢看电影,阅片量很大,众人就推举出他来选电影。
    他接过名册左看右看,摇头道:“不行,这些都不行!”
    “怎么个不行?”李铎问道。
    石铁生望着余切,说:“我最近看了余切编剧的新电影,你们都知道,那片子是写的我这种病,但是抛开这一层关系,这个电影也是很好的,我以为比《追捕》还要好;而名册上的电影——《佐罗》、《多瑙河之波》、《勇敢的米哈依》……离我们太远,真不如《小鞋子》。”
    “我们从这上面,学不到什么。与其看这些东西,不如问问余切怎么写出的。我渴求那种兼具商业性,但又厚重无比的。”
    “大家说,好不好!”
    好!
    众人顿时就起哄了!
    余切只好上台把他怎么写出的过程,再重复一遍。这个是一个定制,某种程度上,没有慈善行动,就没有这一篇。
    大家又对余切在日本的经历感到好奇:“你在日本募捐了好几百万,说明日本有很多支持我们的人;但是,咱们现在又忽然闹成这样,连电影也看不成了,这到底怎么一回事?你以后还能去日本吗?”
    余切说:“我合作的出版社是岩波出版社,这是个专门出版海外作家的日本本地书商,类似于咱国内的沪市译文,他们处理起来很有经验,而且说到底,我的受众,也不是日本的大众书迷。这事儿对我产生不了什么大的影响。”
    李铎道:“那假如事情进一步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怎么办?”
    事情显然没发展到那种地步,但余切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没国界,作家还是有国界的。”
    ——————
    因为这个事情,整个下半年,两国文化方面的交流都停摆了。去年那种热闹的状态一去不复返。大批大批的访问团在日本呆到了八月份,本来按照计划,还得再考察一段时间——然后就忽然调转方向回国。
    所以老聂为啥能在历史上,被捧到那种地步呢?
    这是有一个前置因素在的。
    其他国家也爆发了反对声浪,不论是韩国、马来西亚、还是朝鲜……通通发文批判。日本国内也受到影响,余切的《新现实三部曲》本来于9月份,要在日本东京出版,现在却不得不延迟到11月份。
    去年的同一时期,余切的《狩猎愉快》已经在日本出版了。
    岩波出版商的绿川亨解释这事儿:“《大鲁迅全集》在日本战败之后,反而更加得到追捧!当风波过去之后,您的作品一定能有更好的销量!”
    “真正的文豪,是可以穿越时间长河,而仍然具有生命力的。”
    甭管这个日本书商怎么鬼扯,余切今年的收入不得不延迟了一些交付。
    这事儿让他想起了:是否可以挖掘其他国家的市场?
    在日本都拿到芥川奖了,已经走到头了,而其他国家还有那么多奖项可以去拿。余桦、管谟业这些人将来在意大利、法国这些地方刷奖,我怎么就不能提前十年去布局呢?
    他的心态还是很平稳。
    另外一边,搞水利的林炳南却有些破防了:因为这个事情,也影响到了一些日本援华的专家。大家原先是相互信任的,而现在却产生了间隙,恐怕一时半会儿好不了。
    “你原先说贷款存在陷阱,我还觉得是一半的可能性,现在我已经认为八成、九成。”
    他向余切回忆起了自己过去在日本学习的经历,然后给出一个结论:没想到变得这么快。实际上,与其说这是一场信任危机,那种美好的时代不再有了,不如说,一开始就不存在这种美好。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八零美人换嫁后,军官硬汉赢麻了 渣夫偷腥白月光,我改嫁首富他破防 娶了棺中女帝,我在都市修仙 好好先生的真实面目 闪婚三年抱两,军官大佬他超爱! 我的美食随机刷新,顾客馋哭了 我的心动老板娘 海贼:海军摆烂王,黄猿不嘻嘻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屠狗之辈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小天师四岁半,有五个大佬爸爸很正常 静湖往事[京圈] 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 灵道纪 [蓝锁]我的竹马绝对有问题 六零:我带兄弟姐妹天天吃肉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玄幻:长生神子,何须妹骨证道!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