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5章 《如何进行文学研究》

第5章 《如何进行文学研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章《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第1/2页)
    一些信件还算是有水平,余切耐心的回复了,并把其中的部分摘选到了相应的文学期刊。
    还有一些就很逆天了:“魔幻现实主义是中国早就有的文学手法,此事在《永乐大典》中已有记载。”
    这特么谁写的?
    一个不知名的在《青年文学》工作的民间红学家?
    疯了,真是疯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这又是谁写的?没头没脑一句诗抄过来,难道这也和马尔克斯能有关系?
    寄信人地址是桂省制片厂,寄信人是“一个爱好文学的普通文学青年”,是不是那个后来的导演,现在的文学青年陈恺戈?
    妈的,等我遇见你,一定让你有好果子吃。
    “前两年我在鹏城的一处出租屋,我的身边放着两本书,一本是《万历十五年》,另一本是《大撒把》;对后者的男主角顾颜遭遇,我深有看法……”
    万珂集团的创始人,现在的文学青年兼投机倒把商人,王石头?
    你还是别看我的书了,万一你以后说看了我的书才学会投机倒把的,我怎么面对某瓣、某乎、某扑网友们对六十年代吃尽红利的老登清算?
    “余切,会长,余半仙,我们已经有数年没见,我已经得到自由,现在我自己的公司南德集团成立了一个文学组织,就是专门从你的中研究人性、商业策略的……我作为副会长,会长职位留给你。这个文学组织叫一心会,每个人都必须要看过你的才行。”
    “我们的暗号是,猪在风口上也能飞。”
    牟期中?万县首富?
    余切都无语了,哥们,你咋这么能折腾?
    我要不是把名声刷得高高的,不得被你带到沟里面去啊。
    面对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响,余切不得不写了一篇文章《如何进行文学研究》,这篇文章虽然名字简单,内容也简单,却带了许多后世研究文学的方法,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研究文学的工具。
    包括“文本细读”、“比较文学”……等等十多条,如果有人能按照上面的条件来研究余切写过的东西,不说是一篇臭大粪,至少也是个金玉其外的臭大粪,样子是能够唬人的——就像是一篇标标准准的文学系灌水论文。
    而且也能增加文学爱好者们的研究成本,这就变相的给文学爱好者们的热情降温。
    数学家陈景润曾经被无数“探讨数学”的信件折磨的苦不堪言,许多人刚学会了基础的运算规则,就尝试攻克这一数学世界的至高难题,因为哥德巴赫猜想被简化为了“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一个傻子也能说道几句的命题。
    而文学似乎也差不多。它不容易被量化,也不容易被证伪,如果连马尔克斯本人的话都不被认可,那它就发展为真正的魔幻,无论怎么吹牛逼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余切把这篇稿子拿给《十月》编辑部的众人看,大家纷纷给出较高的评价,只是最适合的平台《外国文学研究》是一个季刊,每三个月才出一次;余切的文章必须尽快安排发表。
    《京城文艺》这边恰好有版面,该文章便被发表在上面。一经发表,就在圈内饱受好评,再一次证明了余切的理论水平。
    恰好来燕京开会的巴老看了文章后赞扬道:“我们现在的文坛百废俱兴,百废待举,进行文学研究不能光靠热情,总得有一个章法……这篇文章虽然粗糙,但在此时确实宜粗不宜细的,我们正需要在它列举的各个方法论中进行深究。”
    《如何进行文学研究》也被进修班一些作家列为自己的课外读物,他们尝试用余切的方法来研究那些外国文学——结论是很有效果的。
    比如《红楼梦》,该文存在多种研究派别,从本身来理解的,从作者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来理解的,从同时代其他来理解的……这些发展了上百年的派别,通通在余切这篇文章当中。
    《钟山》的编辑苏彤形容这一篇文章是“文学爱好者进阶的读物,知道这些方法,就基本上能有个章法了,余切真是为读者们用心良苦,上了一盘好菜!”
    然而,文章虽然有水平,却吓退不了文学“民科”们的热情,饱含真挚和渴望的信件,源源不断的寄往《十月》编辑部,寄往《人民文学》,寄往《京城文艺》,而信件的收件人只有“余切”二字。
    每隔一周,寄给余切的信件需要用小汽车来运送。
    《十月》新上任的总编苏玉很尴尬,苦笑道:“大众的文学热情是值得被鼓励的,但他们的文章价值是几乎没有的,为了勘误和回复这些信件,我们几乎再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
    徐驰正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总编,他也为这种情况感到抱歉:“我们的初衷是让社会重新认识文学创作者,激发他们对这一行业的热情,但现在效果好的有些过头了,我们忽然有了八亿家,八亿评论家,因为全国人口剩下的两亿,他们还没有学会书写三千个汉字。”
    余切只能苦笑了:这一场由报告文《人们想要成为余切》引发的文学效应,竟然比他获得芥川奖还要明显。85年正是文学极盛的一年,就算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局外人》这些纯文学也能让读者爱不释卷。
    何况是一个他们能真正参与到讨论的文学?
    文学研究院进修班的学员们被抓壮丁,纷纷来代替余切给读者们回信。那么多的信件,余切一个人是回不过来的。
    余桦、苏彤几个倒是开心,天天不亦乐乎,就像教堂里面的神父,光明正大的看到了很多全国各地的稀奇事儿:什么拿《百年孤独》当小黄书看的;把魔幻现实主义当作yy爽文的……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余切、余切、余切……他们纷纷代替余切回信,一些进修班的作家许多年后仍然记得这一幕,引以为笑谈。
    东城,沙滩北街。
    《文艺报》的主编冯木正在当项目监工,负责监督新起的《文艺报》杂志社的办公楼。这个国内最高的文艺理论期刊,目前和作协、文联等许多组织挤在一起办公,全报上下只有两层楼可用,也没有自己的食堂。
    上一次余切来他们报社拜访,让冯木相当尴尬:余切成名后在哪里都受到优待,但是在他们这里,连吃一口热饭都不行。
    现在这种尴尬终于要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章《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第2/2页)
    最迟到明年,《文艺报》就能得到搬迁。在领导的关照下,《文艺报》的加刊《文艺理论》成为《内参》一样的读物,每每有什么文学风向,就能通过文章直接传达到上面。
    《人们想要成为余切》也被《文艺报》转载,想必已经有许多首长看过这一篇文章。见识到青年作家的风采。
    一想到这里,冯木心里就十分畅快。
    文学越来越好是十分明显的,有足够多的之后,对于这些的评定也就变得越发重要,于是文艺批评诞生了——评论家的地位也变得重要了。
    余切此人的发达,实在是令大家都有好处。
    “春雨行动”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长达半年的造势,数百万的筹款,几乎让文学家重新赢得了大众的信任,写正在前所未有的成为被尊重的事情。南方的《光明日报》有署名称:“今天的文学不需要救国图存,也不太要做当世警钟……”
    “反映社会思潮变化、见证历史事件……当然也大有用处,但缺少了一些个人的积极性和伟大抱负。”
    “春雨行动,使得文学家们以恰当的影响力,发扬社会的真善美,这实在是不能不被称为是壮举!”
    摸着黝黑的砖瓦墙面,冯木爬上二楼,发觉副主编鲁孙正带着几个编辑看文章。几个人看的格外仔细,脸蛋都通红了,呼吸都快要忘记。
    “你看什么呢?”冯木好奇道。
    鲁孙抬头一看:哟,主编来了。
    顿时就把手上的稿子一扬:《如何进行文学研究》。
    他没有说是余切写的。
    冯木顿时眼睛一眯,一睁:
    这名字取的,不可为不大啊。在论文当中,越是简单的名字,越是代表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拿给我看看。”冯木急不可耐。
    他在那托着腮看文章,起初还比较放松,后来忽然忍不住越来越靠近纸张,手指头也伸出来,逐字逐句的盯着,生怕漏了哪一行。
    最后,冯木兴奋的放下稿子:“这是余切写的吧。他最近有这个动机,而且他才有这些用词习惯。他写论文喜欢弄些风趣幽默的话,吸引人看下去,但是,从来也不写的过于复杂……有时他会把经济、人文的引入到文学分析当中来,就像是他以前分析伤痕文那样。”
    “这在其他作家当中,是不多的。只有他这种燕大经济系的作家,才会这么想。”
    鲁孙顿时哈哈大笑:“你猜对了。我始终怀疑他是个理工科的大脑,却偶然做了文学家——他不是语文成绩不好吗?”
    于是,这一篇文章也被发表在《文艺报》上,这一次终于引起了一些反应。由京城师范、燕京大学、文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召开文学研讨会,决定就如何进行理论研究定一个章法。
    如果有可能的话,成立一个编委会,写一份通识教材出来。既可以用作中文系的学习读物,也可以用来给普通读者作为爱好来学习。
    这不就是余切在文学研究所当教师天天讲的东西嘛。
    许多大佬挂名过很多专业教材,这些教材尽管不一定是大佬独立所作,但其中的核心理论,一定和大佬们的成就有关。
    会议召开之后,余切即被定为编委会成员之一。这一次的编委会包括十多个成员,以巴老为首的殿堂级作家均在编委会内,余切是其中最年轻,也是青年读者最熟悉的人。
    于是,余切开始收集起自己之前讲课的讲本,修修改改,把这些东西输出为逻辑缜密的科普文章。他一整天都在忙这。
    张俪有几次回来探望他,发现余切简直忙得不可开交,陈小旭一边为张俪鸣不平:男人果然最爱自己的事业,而不是红颜。
    另一边却也为余切高兴:好男人还是要以事业为重,至于你的张俪,我来帮你照顾就行。
    文学研究院,进修班。
    管谟业再次犯下不可饶恕之罪,他深入研究余切的,写出一篇胡编乱造的废土文,整了个烂活儿。这一次终于激怒了余切,余切因为忙得起飞,已经懒得搞谆谆教诲那一套,他让管谟业下课后来找他。
    随后便极为言辞激烈的批评:“管谟业,你不具备基础的理工科知识,人文社科了解的也较少,但你是一个职业作家,有你的擅长区,不能像读了几篇书的爱好者一样,对其他题材胡编乱造。否则你写的再好也没用。”
    “我为什么说你要去写你熟悉的东西,因为这可以避免你这些方面的缺陷……没有人是全能的,我也不是。”
    “余切,你为什么就能写好多文章呢?从军事、从科幻、爱情……无所不能,我感到不解,说实在的,我们很多人都想要模仿你……我们甚至认为,正因为你在许多方面有见解,才能在某一方面做到更高。”
    “因为我是我,因为你是你。”余切说。他还想说,我是在一个一天接收到的知识,比四十年前的人一年都要多的时代,我自然可以触类旁通。
    “我难道没有给你机会吗?你需要沉淀……现在,去做你最擅长的事情,把你的进修班读完,写一篇你写得好的文章。”
    管谟业很委屈,但他知道不能再顶撞余切。然而,尽管他心里面知道,嘴上却把不住关,控制不住的反驳:“我到底错在了什么地方?”
    “你错在许多地方!”余切怒道,“马尔克斯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说到他做调查记者的时候,发现‘如果写一头大象在天上飞,读者不会相信’,但是,如果写425只大象在天上飞,读者就会相信了。你理解这其中的区别吗?难道读者真的傻到相信几百头大象在天上飞?”
    管谟业摇头。
    “这是因为从夸张化的写出几百只大象开始,读者就会知道这是文学手法,从而带着艺术欣赏的视角,阅读他接下里的,甚至思考到底真相如何……而你有时把一头大象在天上飞,当成真的来写,这就不属于什么文学手法了,这是造谣!”
    在进修班的这些人中,管谟业的奖项成就,将来是最高的,但他离奇的对身边人人生经历胡编乱造,并最终写成,使得许多读者对他如鲠在喉,也很大程度影响了他的国内风评。
    余切怒道:“你的文学理论水平当前太低,这并不可怕,有的人仅凭天赋就能趟过一切难关,但你不能不尊重事实!”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重燃青葱时代 永噩长夜 修仙路上美女多 自始至终 开局被贬,我要掠夺江山 DC新氪星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大学报道,军训教官见我立正敬礼 断亲后闪婚神秘大佬,全家跪求我原谅 异世界魔兽育种指南 你敢断她财路?她背后有地下大佬! 梨花镇小饭馆 清纯校花污蔑我,我才不救人了 火影:宇智波不是雷影! 末世囤货:提上裙子姐不认账了 四合院:何雨柱的精彩人生 灭族之夜,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 为女友上大学,我开局发现她出轨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