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4号院是从4月份正式开始改造的。
钱伟他们带着工人来施工。
当初他跟秦光明说,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来。
可实际上,他们基本上天天来。
可能是请了病假,也可能是旷工。
反正他们就扎根在了工地。
这次改造的重点只有三个。
一个是拆除一楼正房的隔墙和接出2米的屋顶。
二一个是附属房加盖二层,一间厕所,一间厨房,两间卧室。
三一个是加固门洞上方的二楼厢房。
其他的更换地板和门窗,重新刷墙刷漆,重设水电和下水管道,这都是应有之义。
之所以在秦家提供木料的情况下,还要了7000块,主要原因是人工贵。
在沪海找工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家虽然是挣外快,可也冒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费用相对就高了。
这点钱在外人眼里是个大数,可在秦光明的眼中不算什么。
他要的结果,钱,他不缺。
这边白天拆墙施工,朱虹王凤英就带着孩子去弄堂附近的饭馆吃饭休息,无聊了也在天井里看他们干活。
秦光明盯了几天,觉得不是办法。
这一施工全家人都没地方待,短时间还行,可要是进入6月,可就进入梅雨季节了。
到时候天天下雨,这娘几个上哪儿待着去。
要是里弄里有房子出租就好了。
不管是长租还是短租,总归有个落脚的地方啊!
可他在里弄里一打听,兆福里里里外外就这么36栋房子,除了14号院是私房,归还回来了,其他的房子都属于公房。
一栋房里最少的住了五六家,多的十几家。
跟他家一样格局的还有两个院子。
每个院子里都住了十家以上。
哪有房子租给他啊?!
再说了,你家都有私房了,租住公房的条件就不再具备了。
人家也不租给你。
住旅社?
一天就得15块。
要是住到房子改建好,这房费都得一千多!
花这钱还不如想办法买个私房呢。
小点的私房,新里弄房子,都是三层的格局,面宽4米左右,进深10米左右。
八九十个平方,均价在120,房价也就在10000块。
谈的好,八九千也能拿下。
再加上,秦光明心里打着趁机大量入手私房的主意,因此也就找人打听私房的事了。
这期间,朱虹代表秦光明往北安写了封信。
一个是报个平安,一个是通报一下家里的住址和公用电话。
这算是双方取得了联系。
到了4月中旬。
14号院已经拉开了架势,大刀阔斧的改建了。
秦光明也没找到合适的房子。
他们一家不得不在一个礼拜前,又住进了旅社。
不住不行啊。
那有那么合适的房子,你一找就能找到?
并不是所有私房秦光明都要买。
他也得看地段,看户型,看环境。
所以,买房子的事就这么悬着。
14号院的一楼正房,原来的地板是大理石的。
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早已有了残破。
在拆除了间壁墙后,隔墙中的立柱也露了出来。
15公分的直径的立柱有20根。
这么密实的立柱还得拆除。
钱伟他们的建议是改用30公分的立柱,三米一根。
秦光明只得同意。
按照他的想法,干脆就上钢筋混凝土的大梁和承重柱。
这样就能减少中间的立柱。
可钱伟说,那样就改变了整体结构。
那就是不是简单的改建了,而是重建。这样的老房子是要提出特殊申请的。
而且市里也暂时不批。
鉴于此,秦光明让他们更换一楼的大梁,增加立柱的直径,以减少立柱的数量。
原来7米的进深,再向前延伸出2米后,就变成了9米。
用9根35公分直径的立柱代替了以前20根柱子。
经过计算,钱伟他们同意了这个方案。
横梁不仅增加了直径,还增加了长度。
一楼正房除了楼梯间没动外,其他的能拆除的都拆了。
放眼再看。
正房通透一片。
毕竟有100多个平方。
前天井被占用了2米。
加盖出了2米的地板。
这就导致整个二楼都向前延伸出去2米。
好在秦光明不缺木料。
也就半个月的时间,这2米就延伸出来了。
秦光明一家站在天井里,看着已经初具雏形的房子,心情很是激动。
可不要小看这延伸出来的两米啊。
楼上楼下就多出来42平方的面积。
虽然这个属于临时增加的临建,没有标注在产权证上。
秦光明在乎吗?
他在乎的是,开展销中心能有足够的场地。
其他的都不重要。
有人会好奇。
天井有近60平方,为啥不直接建个玻璃顶,全都弄成卖场不是更好?
场地更大?
其实不然。
沪海临海,梅雨季节空气潮湿。
需要有露天的场地来晒太阳的。
潮湿的地气也是需要蒸发的。
如果把院子都盖起来,下面的潮气就被捂在了屋子里,家里就会返潮。
在沪海居住过的人一定知道,夏天衣服鞋子发霉返碱的情况,不通风晒太阳是不行的。
那些大商场和办公大楼是有大量的通风设备的。
否则,返潮会让商场里滴水。
14号院是个老院子,没有现代化的通风设备。
如果加装涉及的问题就太多了。
比如电力问题,线路问题,噪声问题,邻居反对问题。
这么麻烦的事秦光明是没事去扯的。
还不如因陋就简的处置为好。
五一节这天,邮递员送来了北安回信。
这是老爸写的。
里面说了家里的近况,一切都好。
厂子里又开始搞承包了。
老爸已经提出承包北安红双喜饭店。
只是周转资金有些困难。
不过,他正在找人凑。
秦光明和朱虹一商量,决定往家里寄5000块钱回去。
这些钱足够老秦把红双喜饭店操持起来了。
秦光明亲自写了回信。
说他们在沪海都好,正在修房子,也没时间回去出力帮忙,先寄点钱回去,用于饭店经营。
在信中提到,他们的户口已经从厂子转到了黄浦。
秦双今年九月就能入园了。
因为就在汉口路这边,就有幼儿园。
秦双根据政策是可以入园的。
只要她进入了这个幼儿园,就能一路上学一直到高中考大学。
入园可是件大事,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系统一般。
只要能进去,就会一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