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3章真武与世尊
封神榜炼制成功的刹那,万千紫芒如星河倒悬,榜文上古老的神纹吞吐着太虚法则,每一道纹路流转间都迸发出开天辟地的轰鸣。
真武负手立于虚空,道袍上二十八宿图纹与榜文交相辉映,宛如星辰落入凡尘。他凝视着榜文中若隐若现的星河图,忽而开口:「如今封神榜已成,然前路尚远,你还需往一处所在。」
徐青指尖摩挲着青铜镜残片,镜中倒映的封神榜虚影泛起涟漪,边缘裂痕处渗出丝丝混沌之气:「愿闻其详。」
「古神殿。」真武三字出口,周遭空间如琉璃般龟裂,弱水岩壁竟凝结成万千剑影,簌簌震颤。
这三字仿佛蕴含天道法则,在虚空中勾勒出古老的图腾,引得天地共鸣。
「古神殿?」徐青瞳孔微缩,额间黑白纹路不自觉流转。他曾在太易道种的记忆中惊鸿一瞥,那是座埋藏着太虚本源秘密的禁忌之地,殿内每一块砖石都刻满了超越时空的谶语。
长春真君踏前一步,周身纯阳道火骤然暴涨,在身后凝成吕祖持剑虚影,道火明灭间竟将虚空烧出焦黑痕迹:「那古神殿深藏灵台星海核心,我与玉阳师弟知晓路径,可引徐道友同往。」
玉阳真君拂尘轻挥,灵光如星光点点洒落,「理当如此。」
徐青望着两位真君眼中难掩的炽热,忽觉灵台清明。往昔他们垂眸诵经时,眼底皆是千年沉寂的灰,如今却似燃起了涅盘之火。
徐青心下了然,这变化的背后,是希望的力量。
太虚宇宙如同囚牢,众人皆如提线木偶,而他,或许正是打破枷锁丶带来新生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曾经的「天魔」之名,倒显得有些讽刺了。或许,不久之后,该称他为「徐天帝」了吧?
带领众生打破牢笼枷锁的天帝!
「既如此,便仰仗二位前辈了。」
话音未落,真武已踏出虚空。他足尖轻点,周身玄水之气化作万千游龙,瞬间将身形吞没。方才还威压滔天的气息,刹那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岩壁上若隐若现的玄奥水纹,昭示着这位荡魔祖师的来过。
水纹中隐隐浮现出古老的战阵图,似在诉说着真武往昔的赫赫战功。
…
…
太虚深处,暗流如墨,涌动着远古神魔的残魂。真武穿行在时空夹缝间,每一步都踏碎虚与实的界限。
不同于三大道宗占据星穹的宏伟,太虚道宗所在的太虚幻境,宛如漂浮在混沌中的琉璃孤岛,被十二道混沌之气结成的锁链环绕。
远远望去,恰似某位古神遗落的算盘珠,每一颗珠子都蕴含着足以毁灭星辰的力量。
正行间,虚空突然泛起蛛网状裂痕,一股浩瀚威压自裂缝中倾泻而出。
真武瞳孔骤缩,只见一座万丈高山撕裂时空而立,
那是……
灵山现世!
整座山体由七彩琉璃铸就,山间流淌的不是溪水,而是液态的佛道经文,每一滴坠落都在虚空中炸开金色莲花,莲花绽放时传出阵阵梵音,震得附近的时空碎片纷纷湮灭。
山顶大雷音寺的飞檐上悬着无数青铜钟,钟身刻满梵文,竟在无风自动中诵出《金刚经》的韵律,钟声所过之处,空间泛起层层金色涟漪。
三千罗汉盘坐于寺前广场,袈裟上的金线交织成浩瀚佛光。
他们诵经时,口中吐出的不是声音,而是实质化的金色卍字,在虚空中堆迭成塔。
每一座塔都蕴含着镇压诸天的威能,塔身流转的佛光将周围的黑暗尽数驱散,显露出隐藏在黑暗中的无数神魔骸骨。
整座灵山的佛光霸道至极,所过之处,连太虚的混沌之气都被强行净化成澄澈的白玉色,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悸的神圣气息。
真武望着这熟悉又张扬的场景,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当年释迦牟尼初入太虚,便是以这般雷霆手段,在众强者的注视下硬生生开辟出灵山道场。
传闻他座下莲台乃是某方宇宙核心所化,举手投足间可调动三千世界之力,连时空在其面前都不过是随意揉捏的面团。此刻,灵山周围的空间扭曲得愈发剧烈,隐隐有佛国虚影在虚空中浮现。
正当真武思忖间,大雷音寺正门轰然洞开,鎏金大门上刻画的十八层地狱图竟活了过来,化作滚滚黑雾向他涌来。
黑雾中,一道金色身影缓步走出,莲台所过之处,黑雾尽数化作金莲。金莲绽放时,散发出阵阵异香,香气温润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杀机。
「无量寿佛。」释迦牟尼双手合十,眉心红点溢出万道金光,将周身空间染成琉璃色。
他身披的袈裟无风自动,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微缩的六道轮回,轮回中无数生灵在生死间挣扎。」真武道友行色匆匆,不知可否驻足片刻,与贫僧论一论因果?「
他抬手间,一朵十二品金莲破土而出,与自身莲台平齐,莲瓣上流转的竟是太虚法则的具象化纹路,每一道纹路都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真武」名号一出。
那些不知真武来历的妖魔罗汉茫然对视,而知晓荡魔祖师威名的老怪物们,则吓得身子发软。要知道,这一代真武曾以玄水旗为模板,熔炼太虚九成妖魔的精魄,铸就遮天旗。传闻此旗一展,可裹住整片宇宙,旗面纹路中至今还回荡着万千妖魔的哀嚎,每一声哀嚎都蕴含着无尽的怨念。
实乃世间妖魔的无上噩梦。
「论什麽因果?」真武淡然回应。
释迦牟尼指尖轻叩,大雷音寺穹顶顿时垂落万千金绳,将虚空织成佛国结界。金绳上刻满了古老的佛咒,每一道咒文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开口时,字字如梵锺震响,声波所过之处,空间泛起阵阵涟漪:「乃是劝道友回头,切勿再掺合进天庭的是非中。」
真武抚过腰间遮天旗,旗面暗纹泛起幽光,隐隐有狰狞魔脸在旗面浮现,他淡然道:
「这事,你释迦牟尼比我先掺合进去。」
释迦牟尼:「我自有苦衷,道友参与其中,徒增变数,绝非好事。」他身后的金身微微颤动,散发出更加强大的威压。
真武不由地哈哈大笑,笑声震得灵山都在颤抖,周围的空间出现一道道裂痕:「什麽绝非好事,你释迦牟尼管的事,也未免太多了。」
他周身气息暴涨,玄水之气化作一条巨大的水龙,在他身后盘旋。
释迦牟尼神色一凛:「为渡众生,不得不沾染是非,得罪了!「
话音未落,三千罗汉收到释迦牟尼的佛意传令,均自目中射出金光。金光在空中交织成《楞严经》经文,每一个文字都散发出神圣的光芒,化作镇压诸天的锁链,朝着真武呼啸而来。
锁链所过之处,空间发出阵阵悲鸣,仿佛在恐惧即将到来的战斗。
刹那间,遮天旗自真武袖中破空而出,化作一片墨色穹顶笼罩寰宇。这面由太虚妖魔精魄铸就的至宝,旗面浮现出狰狞魔脸,每一张面孔都在发出摄魂厉啸。只见旗角轻轻一抖,那些呼啸而至的佛链竟寸寸崩解,三千罗汉结成的金刚伏魔大阵,在遮天旗的威压下如同薄纸。大阵崩溃时,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震得灵山都在摇晃。
「收!」真武冷喝一声,遮天旗化作饕餮巨口,将三千罗汉尽数吞入。片刻后,旗面渗出汩汩金色元炁,正是那些不可一世的妖魔修士被瞬间炼化的精魄。元炁在空中汇聚成一条金色河流,河流中不时传来阵阵惨叫,令人毛骨悚然。
这一幕惊得灵山震颤,无数佛像出现裂痕。
释迦牟尼眉间白毫骤然绽放,背后浮现出三丈金身,左手结法界定印,右手扬起如来神掌。这一掌落下时,虚空被拍成齑粉,无数佛陀虚影从掌纹中涌出,所过之处,空间如同被重锤击打的琉璃,寸寸龟裂。掌风所到之处,掀起一阵金色风暴,风暴中夹杂着无数佛咒,威力无穷。
真武剑指朝天,七道玄色剑光自天灵迸发,正是真武绝学「玄天七剑」中的「开天式」。剑光与佛掌相撞的刹那,太虚深处传来龙吟虎啸,方圆百万里的时空碎片被震得漫天飞舞。
前七道佛掌在剑影中轰然炸裂,每一次炸裂都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太虚。
然而第八掌「万佛朝宗」落下时,金光化作亿万佛影,将真武周身笼罩。佛影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大阵,将真武困在中央。
「噗!」真武口吐鲜血,玄色道袍被佛光灼出焦痕,焦痕处散发着阵阵焦糊味。但他趁势将最后一道剑光刺入释迦牟尼金身,玄天剑所过之处,佛血如金雨洒落,在灵山岩壁上腐蚀出深不见底的沟壑。沟壑中不断冒出金色的烟雾,烟雾中传来阵阵佛号,似在为这场战斗哀悼。
释迦牟尼金身颤动,叹息一声:「真武道友,你当真要与我为敌?」
真武抹去嘴角血迹,遮天旗自动飞回腰间,旗面因吸收海量元炁而膨胀数倍,表面的魔脸更加狰狞。
「今日所赐,来日必有厚报。」
说罢,他周身玄水之气暴涨,化作一道流光遁入太虚深处。离去时,他留下的气息在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不时闪过战斗的残影。灵山脚下,被炼化的三千罗汉精魄,正化作点点星光,融入遮天旗的纹路之中。星光闪烁间,隐隐有佛号声传来,似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释迦牟尼没有追击,他望着真武离去的方向,眼神深邃如渊。他很清楚,受了自己一掌的真武,五百年内不会再出世了。他转身步入大雷音寺,寺门缓缓关闭,仿佛什麽都没有发生过,但灵山周围残留的战斗气息,却在诉说着刚才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
…
真武化作天河玄水,坠入太虚幻境中。
一座名为北天门的丰碑建筑,赫然耸立于此。
「大帝,何人竟能伤你,莫非是释迦牟尼?」一个虚无缥缈的女子声泛起,紧接着有丝丝缕缕的道气,化作地毯,接引真武进入北天门。
真武踏门而入,眼前是一条虚幻的河流,宛如月光凝就。
他徐徐道:「释迦牟尼比当年更可怕了。」
昔日释迦牟尼送走四大道宗祖师时,尚无如今的神通。
这些年,对方的神通恢复到了一个更加恐怖的程度,真不是什麽好事。
「他本超出三界,不在五行。他变得更可怕,说明了,太虚宇宙……」女子回应道。
真武接续道:「这说明太虚宇宙的时空壁垒比从前更坚固,更接近于起源宇宙了。」
女子正是太虚道宗的宗主,她幽幽道:「大帝,我们还有出去的机会麽?」
释迦牟尼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的神通意味着太虚宇宙的上限。
释迦牟尼越强,越说明太虚宇宙的上限在不断提升。
昔年四大道宗祖师能和释迦牟尼大战开启的时空缝隙,放在如今是绝不会开启了。
真武:「我相信那小子。可惜了,我受释迦牟尼一掌,五百年不能再出去帮他。这一场杀劫,注定要错过去。」
太虚道宗宗主道:「五百年对于我们而言,也是弹指一瞬间。不过,这释迦牟尼还会不会出手对付天庭?」
真武摇头:「他受了我的玄天剑,虽然伤势比我轻,但数十年内,也不会再动手了,不然的话,饶是以他的特殊,也会被太虚宇宙的本源同化掉一部分,届时的后果可比受伤要更严重。」
太虚道宗的宗主点头,「太虚宇宙的本源来自于大天尊,若是释迦牟尼被沾染同化,便和我们一样了。」
真武:「可怜我等有纵横宇宙之力,手段通天彻地,却也不过是一群囚徒。」
「生来便是如此,实是无可奈何。其实若不是释迦牟尼横空出世,指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等还不能察觉真相。」
「可他未必安着好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