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67章蒙赫山阙
「都是武者?」杨正山问道,
『那是自然,两千重甲步卒,皆是我营中最强的猛士,每个修为都在炼劲层次,其中的什长都是后天武者!」杨承旭一脸得意的说道。
这小子有点飘,不过他却是有飘的资格。
大荣不是没有重甲步卒,但是数量很少,禁军十二营和亲军十六卫之中,都有铁甲重骑和重甲步卒,但总计不过万馀而已。
至于九大边镇,估计只有重山镇有这样的财力组建铁甲重骑和重甲步卒。
其他边镇大部分士卒所用的战甲主要以布面甲和皮甲为主,能身披铁甲的已经算是精锐了。
布面甲就是内层有铁片,而皮甲则是外层镶嵌铁片,这两种都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同时还具备防风御寒的功效,最适合大荣北方边镇使用。
因此以前重山镇的将士大多都配备布面甲和皮甲。
而如今镇标五营却以铁甲为主,哪怕不是铁甲重骑和重甲步卒,身上的甲胄也是铁制的山文甲。
镇标五营也有轻甲骑兵,身披青色的布面甲,不过他们军中的斥候和传令兵。
杨正山看了看,发现镇标中营和前营其实不止六千将士,而是每营有八千将士,其中两千是辅兵。
「后营也是如此?」
「嗯,后营跟前营配置是一样的!」
「那左右二营呢?」
「左右二营以铁甲骑兵为主,布甲轻骑为辅,每营有四千铁甲骑兵,两千布甲轻骑。」杨承旭说道。
「那各路援兵营呢?」杨正山继续问道。
杨承旭回道:「各路援兵营的情况各有不同,但都是骑兵,差别在于铁骑和轻骑的比例不同。」
杨正山微微颌首,看来重山镇是真的富裕了,连各路援兵营都全部换成了骑兵。
养这麽多骑兵可不是件容易得事情,人吃马嚼的,所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
重山镇能养得起这麽多的兵马,大规模开垦荒地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主要还是因为玻璃作坊为总兵府提供大量的银钱,以及海贸带来的利润。
接着杨正山又让将士们操练了一番,这让他对镇标五营的整体战斗力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
了解重山镇的实力之后,杨正山又开始派人去打探兀良胡族的消息。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杨正山突然来到重山镇,不摸清楚情况,他绝对不会冒然出兵。
而此时北原镇的战斗如火如荼,十万胡骑南下,北原镇边境遍地烽烟,四月中旬,乌托率领兀良王庭的十二万精锐大军浩浩荡荡的临原城外。
临原城是北原镇最大的关城,城高六丈,城周三十多里,西靠陡峭的天胡山,北邻濡河的源头之一胡山河。
关城的护城河就是胡山河,这胡山河宽十馀丈,虽然最深处不过两丈,但却是临原城最好的屏障,兀良大军想要进攻临原城,就先要度过胡山河。
胡山河源于天胡山,兀良大军想要绕过天胡山,就需要向西绕行一百多里,可天胡山西边还有一座上原关,那里同样是北原镇的重要关城。
不过乌托并不打算绕过天胡山,此时他正命令大军填平胡山河。
这胡山河随宽,但流水量却不是很大,只要拥有足够的人力,完全是可以填平的。
乌托站在大营前,望着南方的临原城,一点也没有着急的意思。
虽然此刻他被临原城挡住无法深入北原镇,但是他也拖住了段奇峰下的十万镇标营,两相对比,他们在这里耗着并不吃亏。
而且兀良王庭魔下还有八部骑兵,此时八部骑兵只有三部南下,剩馀的五部也在调兵遣将,很快也会南下。
他相信只要他能拖住段奇峰的镇标营,那他魔下的八部骑兵定能摧古拉朽的扫平北原镇的卫所。
『报,王庭传来急信!」一名胡骑骑马奔驰而来,将一封急信送到乌托面前。
乌托看着急信的内容,眉头微皱,「来的这麽快?」
信中的内容是关于杨正山抵达重山关的消息。
这比他料想的要快一些,他原以为大荣朝堂最起码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派人前往重山镇主持大局,没想到仅仅半个月杨正山就已经抵达了重山关。
不过他并没有太大的担忧,因为他早就想好了抵御重山关的方法。
「给乌拉部传令,让他们拖延重山镇大军的进军不乏!」
「给赤刺部传令,让他们死守蒙赫山阙,绝对不能让重山镇大军度过蒙赫山阙!」
乌托不紧不慢的说道。
蒙赫山阙是这些年乌托为了抵御重山镇专门建造的防御阵线。
这蒙赫山南北长约千里,东西宽约三百里,如同一条巨大的天然屏障将兀良王庭的疆土分割成南北两块。
重山镇想要攻入兀良王庭的腹地,就必须先跨越这蒙赫山,可乌托在蒙赫山上建造了大量的寨堡和关隘,并且有赤刺部三十多万牧民驻守蒙赫山各处关隘和寨堡,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通道,也就是蒙赫山阙,那里更是赤刺部的旗地所在,并且乌托还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关城,一座不亚于重山关的关城。
按照乌托的估计,重山镇想要攻破蒙赫山阙,最少也要花费三四月的时间。
而在蒙赫山阙东北方还有乌拉部,乌拉部的实力虽然要弱很多,但应该也能抵挡重山镇一段时间。
就算是蒙赫山阙守不住,那也能为他提供半年的时间。
半年,足够他拿下北原镇了!
乌托的想法杨正山暂时不知道,但此时杨正山已经知道蒙赫山阙的存在了。
重山关,总兵府大堂中,杨正山正看着兀良王庭的地图。
这份地图很简陋,其上只是简单标注了山峦丶河流丶以及一些兀良族落的驻地。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蒙赫山阙。
这蒙赫山阙是一条狭长的山谷,总长度超过一百里,最宽的地方大概有三十多里,最窄的地方居然只有不到十里。
两侧皆是陡峻的山峰,乃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
看着蒙赫山阙,杨正山眉头皱的很深。
虽然他没有亲眼看到蒙赫山阙,但他很清楚想要攻下此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能从蒙赫山阙发起进攻!
杨正山第一想法就是避开蒙赫山阙。
强攻,先不说会让将士们死伤惨重,单说这旷日持久的攻城战所消耗的粮草,那就是一个大麻烦。
更何况,如果他在蒙赫山阙拖得太久,北原镇那边怕是会顶不住。
此时杨正山已经不在怀疑段奇峰在暗地里与兀良胡族有勾结了,毕竟现在他们双方正在血拼,
真正的血拼,不计代价的拼死搏杀。
而根据这几天传来的消息,北原镇与兀良王庭的胡骑打的十分激烈,双方几乎是在寸土必争。
今天你占我一座墩堡,明日我再夺回来,今天你杀我三百将土,明日我伏击你的先锋,
北原镇所展现出了的战斗意志,连杨正山也不得不说一句佩服,
这让他打消了对段奇峰的怀疑,也让他将王彬所说的事情抛到脑后去了。
杨正山继续看着兀良王庭的地图,兀良王庭的疆域很大,东西跨度达到了三千里,南北跨度也有将近两千里。
不过其北方乃是冰寒的雪原之地,西部则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沙漠,主要聚居地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密麓岭和苏格尔湖附近的王城,那片区域有山有水有良田有草场,乃是兀良王庭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兀良部主要聚居地之一。
第二部分则是蒙赫山东西两侧,蒙赫山的峰峦众多,且多为雪山,每逢夏季,山顶的积雪就会融化成一条条溪流,沿着山峦留下,在蒙赫山两侧形成诸多河流和湖泊,滋养出大量的肥沃的草地。
其中东侧被兀良王庭划为乌拉部的领地,西侧则一直是赤刺部的领地。
第三部分就是濡河上游的几条源头河流,如胡山河,乌鲁古河丶白马河等等,这些河流的流域都在兀良王庭的南部,克烈部丶汪古部,塔塔尔部三部的主要聚居地就在这些河域的附近。
第四部分是兀良王庭西部,葛尔赛河和乌布苏湖附近,乌布苏湖是兀良王庭内最大的咸水湖,
也是兀良王庭重要的产盐地,葛尔赛河虽然水流不大,但也是一条很长的河流,它从西部的戈壁滩穿过,流入乌布苏湖内。
阿拉满部和回拔部的聚居地就在这片区域,他们不但可以在这里放牧,还能靠煮盐为生。
兀良王部及下属的八部胡族的主要聚居地就是围绕着四部分区域,另外还有很多中小型族落分布在广的草原上。
这些中小型族落有的族众上万,有的族众不过几百人而已。
与东海胡族相比,兀良胡族无疑更强大,同时兀良胡族还拥有具有中央集权的王庭,无论是统治力还是调度能力,都远远超过东海胡族。
这是一个真正的王朝,而不是像东海胡族那样的草台班子。
现在兀良王庭的主要兵力放在了北原镇,乌托从诸多族落抽调了大量的青壮南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兀良王庭的腹地就没有兵力了。
胡族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民族,只要能上马,只要有把刀,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称之为骑兵。
当然兀良胡族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他们的兵甲不足。
特别是铁甲,唯有各部的精锐才拥有铁甲,普通的青壮只能身穿皮革长袍上战场。
是皮革长袍,不是皮甲,重山镇的皮甲都是有镶嵌铁片,如胸口,肩膀都是要铁片防御的。
而元良胡族的普通青壮根本没有这样的皮甲。
或许有些小族落也会有铁甲,不过那都是祖传的老古董。
祖传甲胃在兀良胡族很常见,子子孙孙都穿一套铁甲。
杨正山一边看着兀良王庭的地图,一边根据自己对兀良王庭的了解仔细盘算着。
去支援北原镇?
没必要,虽然重山镇能够支援北原镇,但那样的意义并不大,顶多就是也让重山镇的将士陷入北原镇这片绞肉场之中。
而且若是数万将士涌入北原镇,北原镇的粮草估计也很难支撑。
再说,他对北原镇的了解并不多,也无法指挥北原镇的将士,他去了北原镇反而会非常尴尬。
与其支援北原镇,杨正山觉得来个围魏救赵更好,那就是进攻兀良王庭的王城叶密城,
可想要进攻叶密城,就要先穿过蒙赫山阙,这让杨正山有些头疼。
就在杨正山犹豫要不要攻打蒙赫山阙的时候,杨明浩急匆匆的跑来,说道:「爹,二哥来了!」
杨正山眉头一皱,「他来做什麽?」
杨明志已经进入大堂里了,看到杨正山,扑通跪地道:「儿子给爹磕头!」
上来就磕头,搞得杨正山都不会了。
好吧,磕个头也是应该的,数年不见,儿子给老子磕个头不是应该的吗?
「起来吧!」
杨正山本来还想问问他不在复州城守着,跑来重山关做什麽,可见他如此,也就懒得多问了。
杨明志站起身来,面带淡淡的笑容,「几年不见,爹看起来老了一些!」
杨正山瞪了他一眼,「会不会说话,不会说就别说!」
说完,杨正山还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胡须。
胡须依然乌黑发亮,头发也没有半根白发,哪里老了?
杨正山却是变老了,不过只是脸上多了几道细微的皱纹而已,看上去顶多也就是四十岁,根本不像是六旬老头。
杨明志汗然,只能转移话题,说道:「爹打算如何进攻?『
「怎麽,你有想法?」杨正山反问道「我没有,我在等着爹的命令!」杨明志道。
杨正山又瞪了他一样,「既然要等命令,那就老老实实的在复州城等着,跑来重山关做什麽?
见杨正山似乎真的生气了,杨明志低头顺眉,不再多说。
这家伙还是一个官迷,想立功,想升官,
难得如今重山镇大战将起,他自然急着上战场。
这不他得到杨正山来重山关的消息后,就急匆匆的赶来了,生怕杨正山不给他分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