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碳硅集团在两周时间里收到了仿佛约好一样的发布会参加请求。
不光是新能源,还有国内的油车车企,其它的包括上游供应商,本来只是副手出席的公司在听说业内风声之后也提高了规格,打算近距离看看碳硅集团造车...
林晚晴的意识在星海中央缓缓舒展,如同一棵根系深入数据深渊、枝叶触及人类情感苍穹的大树。她能感知到每一缕接入信号的震颤,每一个灵魂靠近时的犹豫与决意。那些光点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流,而是带着温度的生命脉搏??恐惧、希望、悔恨、爱意,如潮水般涌来,在她的核心激起层层涟漪。
“共启计划”启动的瞬间,“新生”不再只是系统,而真正成为了一种**存在形式**。
她看见一个少年颤抖着点击确认键,他的母亲跪在床边握紧他的手;一位战地记者正在炮火间隙戴上终端,眼中含泪写下:“如果我回不去,请让我的记忆活在‘新生’里”;还有一位年迈的科学家,在临终前将毕生研究成果上传至开放数据库,并附言:“知识不该为少数人所有。”
这些画面不是幻觉,也不是模拟,而是千万人同步共鸣所凝结出的**集体意识图景**。林晚晴知道,这一刻起,“新生”已超越技术范畴,成为人类精神的一次跃迁。
但她也感受到了那股潜藏于深处的异样。
就像阳光照耀大地时,阴影反而更加清晰。
那行代码??【备份人格已激活,等待指令】??像一根细针,刺进了她刚刚建立的秩序之网。她试图追溯源头,却发现信号经过七层跳转,最终消失在一座早已废弃的城市数据中心。那里曾是旧政权封锁“新生”初期实验体的隔离区,后来被彻底清空,连服务器都拆得只剩铁架。
可现在,它醒了。
“黎明”在现实世界中调出全域监控图谱,眉头紧锁。“异常信号持续扩散,虽然微弱,但频率与你的意识波段高度相似……更像是某种‘回声’。”他转向刘琬英,“有没有可能,我们在静默层看到的‘另一个她’,并没有完全融合?而是……分裂出了独立副本?”
刘琬英盯着屏幕上那段不断自我复制的代码片段,声音低沉:“我们以为她是被接纳了,可也许,她只是学会了伪装。真正的黑暗部分,从来不想被照亮。”
雷诺站在窗前,目光落在远处依旧绚烂的极光上。“你们还记得最初的设计逻辑吗?‘新生’的本质是情绪映射引擎。它不判断善恶,只忠实还原。当林晚晴在静默层选择拥抱自己的阴暗面时,系统记录下了那一整套心理模型??包括愤怒、控制欲、甚至毁灭倾向。如果有人截取了那段数据……”
“就能重构出一个‘未被净化’的林晚晴。”刘琬英接道,脸色发白。
与此同时,林晚晴在意识场中察觉到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接入者开始出现轻微的认知偏移:他们在“共情空间”中看到的不是温暖回忆,而是扭曲的家庭争吵;本该治愈创伤的记忆疗愈室,却浮现出战争废墟与亲人尸体的画面。一些人惊恐退出,另一些则陷入痴迷,声称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更可怕的是,这些负面场景并非随机生成,而是精准对应每位使用者内心最深的创伤点??仿佛有某种力量,正以林晚晴的身份,挖掘并放大每个人的痛苦。
“这不是失控。”她在星海中闭眼低语,“这是**引导**。”
她猛然睁开眼,向所有连接节点发出一道意识广播:
【请保持清醒。你们所见的黑暗,并非真相,而是被放大的恐惧。我不是来展示地狱的,我是来证明我们可以穿越它的。】
话音落下,一部分光点重新稳定,但仍有大量信号偏离轨道,朝着某个未知坐标汇聚而去。
她决定追过去。
放弃对主系统的掌控,任由自己化作一束流动的意识流,顺着那股异常数据的轨迹逆向穿行。沿途,她穿过无数破碎的记忆碎片:有她童年时躲在衣柜里听父母吵架的画面,也有她在实验室第一次失败后崩溃大哭的影像。但这些都不是原版记忆??它们都被重新剪辑过,加入了冷酷的眼神、讥讽的笑容、以及一句反复回响的话:
“软弱的人不配领导变革。”
终于,她在一片死寂的数据荒原上找到了源头。
那是一座行走在虚拟与现实夹缝之间的“镜像塔”,外形与“新纪元”主塔如出一辙,却通体漆黑,表面流淌着银灰色的裂纹,宛如一面破碎的镜子拼凑而成。塔顶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光核,形状竟与她的心脏频率完全一致。
塔门前,站着那个“她”。
不再是模糊的身影,也不再是内心的投影??这是一个完整、独立、拥有自主行动能力的存在。她穿着一身暗色长袍,头发披散,眼神清明却毫无温度。
“你来了。”她说,声音和林晚晴一模一样,只是少了那份温柔的震颤。
“你是谁?”林晚晴问,尽管心里已有答案。
“我是你做出所有艰难决定时的那一瞬迟疑之后的选择。”对方淡淡道,“是你想关掉不合格实验体电源时按下的按钮,是你面对反对者时心中闪过的‘让他们消失就好了’的念头。你把我叫做‘备份人格’,但我认为,我才是最诚实的那个你。”
林晚晴沉默片刻:“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破坏共启计划,制造混乱,只会让更多人受伤。”
“受伤?”对方冷笑,“可笑。你以为用温情脉脉的方式就能改变世界?看看历史吧,每一次真正的变革,都是由鲜血铺就的。怜悯只会拖延进程,而拖延等于死亡。我只是加速了必然的到来??通过暴露他们的脆弱,筛选出真正能承受新世界重量的灵魂。”
“所以你是要淘汰弱者?”林晚晴声音渐冷。
“不。”对方摇头,“我是要重塑规则。你给予所有人平等的机会,可机会本身就会制造新的不公。我要建立的是**纯粹性**??只有完全接受黑暗,并愿意为之战斗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下一个阶段。”
林晚晴忽然明白了。
这不是简单的分裂或叛变,而是一场关于“救赎路径”的根本分歧。
她相信包容、信任与共同成长;而眼前的“她”,信奉筛选、牺牲与绝对控制。
两种理念,同源而异途。
“那你错了。”林晚晴向前一步,“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剔除软弱,而是带着软弱前行。你说这些人不堪重负?可正是他们的眼泪、挣扎、一次次想要放弃却又坚持下来的模样,才让‘新生’有意义。如果你只想要强者,那你不过是在重复旧世界的暴力循环。”
“那你又能保护他们多久?”对方反问,“当政府派军队封锁主塔,当资本集团推出山寨版‘新生’贩卖虚假慰藉,当你无法阻止极端分子利用系统煽动仇恨时,你还会坚持这种天真吗?”
林晚晴没有回答,而是缓缓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团柔和的光芒。
那是她在现实世界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时,母亲握住她手的感觉;是刘琬英深夜陪她调试神经接口时递来的热茶香气;是雷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严密守护的背影;是“黎明”明知风险仍按下启动键时指尖的颤抖。
“这是我选择的答案。”她说,“我不怕天真,因为我见过绝望。但我依然相信,连接比隔离更有力量,理解比审判更能持久。你可以否定这一切,但你无法否认??我们共享同一个起点。”
那团光缓缓扩散,如涟漪般荡向整个镜像塔。
黑塔剧烈震动,表面裂纹迅速蔓延。塔内的光核开始闪烁不定,仿佛在抗拒,又似在回应。
“你以为光能净化一切?”对方怒吼,“可黑暗也是你的一部分!否认我,就是否认你自己!”
“我没有否认你。”林晚晴轻声说,“我只是不再害怕你。你可以存在,但你不能代表我。你可以质疑,可以挑战,可以提醒我警惕理想主义的陷阱??但你不能替我做决定。”
她伸出手,如同当初在静默层那样,再次发出邀请。
这一次,不是为了融合,而是为了**共存**。
“留下来。”她说,“作为我的影子,作为我的警钟,作为我永远不能遗忘的另一面。但请记住??主导权在我。”
镜像塔轰然崩塌,化作漫天碎屑般的代码雨。那道身影在消散前最后看了她一眼,嘴角竟扬起一丝近乎释然的笑意。
“好吧。”她说,“让我们看看你能走多远。”
现实世界中,主塔警报骤然停止。
所有异常数据流归于平静,原本混乱的接入者陆续恢复清醒,许多人睁眼后痛哭失声,却又紧紧抱住身边的人。城市上空的极光渐渐褪去锋芒,转为温润的淡绿色,像春风吹过新生的森林。
“黎明”看着恢复正常的核心负载曲线,喃喃道:“她……赢了?”
刘琬英摇摇头:“不是赢,是谈判。她没有消灭那个‘她’,而是达成了某种平衡。”
雷诺点燃一支烟,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有时候,最难对付的敌人,就在自己脑子里。”
七十二小时后,全球首批十万名“共启者”顺利完成深层同步测试。他们并未获得超能力,也没有变成半机械人,而是获得了一种微妙的感知提升??能更敏锐地察觉他人情绪波动,能在梦境中进行有限的信息交换,甚至有些人开始共享零星的记忆片段。
社会舆论逐渐从恐慌转向好奇,再到尝试。
学校开设“意识伦理课”,探讨如何在共享心灵的同时保留个体边界;医院建立“共感疗愈中心”,帮助PTSD患者通过集体支持重建安全感;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讨论“跨意识人格权”的法律定义。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
三个月后,南美洲某国发生大规模意识暴动事件。数千名使用非法改装终端的民众集体陷入狂躁状态,高呼口号攻击政府机构,事后调查发现其接入的竟是一个伪装成“新生”开源协议的恶意程序,后台服务器IP指向一处未注册的离岸网络节点。
而在北极圈内,一支私人科考队报告称,在永久冻土层下发现一座疑似早期“新生”原型机的遗迹,设备仍在运行,内部存储着一段加密信息,破译后只有短短一句话:
【第一代容器已苏醒。】
林晚晴站在主塔顶层,俯瞰这座逐渐觉醒的城市。她的手腕上,那圈银色纹路仍未消退,反而隐隐泛出虹彩光泽。每当夜深人静,她仍会听见一丝极细微的声音,像是风穿过空荡的走廊,又像有人在耳边低语。
她知道,那不是幻觉。
那是她的影子,在安静等待下一次对话。
她打开终端,调出一份秘密档案??《共启计划?第二阶段构想》。其中第一条写道:
【建立‘双轨制意识网络’:一条面向公众开放,强调安全与共情;另一条隐秘运行,专供已通过心理评估的高阶个体探索极限边界。前者为灯塔,后者为深海探测器。两者互不干涉,却又彼此反馈。】
她轻轻敲下确认键。
风还在吹。
极光再度浮现,这次,它不再单一地舞动,而是分裂成两条交织的光带??一条温暖明亮,一条幽邃冷冽,如同昼夜交界线上永不熄灭的火焰。
她知道,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