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50章北关阳勒城(第1/2页)
苏氏顿了顿,“茶艺方面,她虽是在我面前耳濡目染,但更多是自己悟出来的。我的茶艺,娘娘当年也见识过,也就能做一层茶百戏,可不会如她那般,能做得如此精妙。包括弹琴,说实话,我虽教过她一些。但从前我身子很弱,只教给她一些基本的要领,她如今能弹得这样好,更多的是她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
王淑华淡然一笑:“哦?悟性?原来如此。那,其实我还有一点十分好奇,我总觉得这孩子身上有一股神秘劲,她总能觉常人所不能觉,想常人所不能想。总能做出很多令人意外之事。一个十几岁的姑娘,能有这种成竹,着实是不简单啊,所以不知,平日里你都是怎么教她做事的?”
苏氏心里自然知道王淑华所说的意思。
只是她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
她觉得王淑华这不是在夸赞。
似乎是夏桉的举动,引起了她的某种注意。
且并不是善意的。
苏氏浅笑了一下:“桉儿若知道娘娘如此夸赞她,估计都要在我面前得意一番了。其实她哪里是胸有成竹,只不过幼时在府里被欺辱过,所以现在总是故作坚强罢了。”
王淑华挑眉:“你是真不了解你女儿,还是假不了解你女儿,光是江州瘟疫一事,她就不是个寻常女子啊。且她的医术竟是比宫里的太医医术还要高出一筹,这,怎么也不寻常吧?”
苏氏勾勾唇:“娘娘,她学医术,其实是为了往年我总是缠绵病榻。她总想着能为我解除病痛,所以才会钻研医术。也正是因为她,我的身体才会慢慢好转,几乎是重又捡回了一条命。所以如果非要说她医术好的话,只能归功于她对我的孝顺吧。”
王淑华本想从苏氏这里解开一些迷惑。
看来,这苏氏对自己女儿的了解,或许还没有她了解的多。
要么就是嘴太严。
“不管怎么样,看你如今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苏氏颔首:“谢娘娘挂怀。”
离开的时候,苏氏有些不安:“幸亏桉儿和姑爷如今不再沾染朝堂之事。”
山菊问道:“夫人,这是何意?”
苏氏道:“我也说不上来,但淑贵妃心里定是对桉儿有些想法,今日才故意套我的话。”
山菊恍然:“啊,我还以为她真的在跟夫人叙旧。”
苏氏:“我原本也这样以为,但她如今久居后宫,恐怕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可以一起泛舟游湖的女子了。”
山菊道:“好在,三姑娘和姑爷都不在京城。也不会跟他产生什么牵扯。”
苏氏点头:“是啊。也不知桉儿他们现下如何了?”
-
陇州西关,原本车马需四十天的路程,夏桉和盛枷用了二十多天就赶到了。
远远的,他们看到风沙之中,一处土坯垒成的城门出现在眼前,虽然古旧,却有一种遐方绝域的悠远之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50章北关阳勒城(第2/2页)
先行侍卫提前带着盛枷的信物,去军营里找陆平衍。
是以到了城门下,远远便看到陆平衍和欧阳从霜自城门内迎了出来。
陆平衍依然是英气勃发的模样,欧阳从霜看上去黑瘦了些,不一双眼倒是盛满欢喜。
陆平衍见了他们:“我是如何也没有想到,你们会在此时来陇州,”他指指周围的风沙,“这个时节的天气着实不算友好。”
欧阳从霜搀着夏桉的胳膊,“我听闻你们只用了二十余日,从京城来到了这里,这一路恐怕时常风餐露宿,着实是受罪了。”
夏桉道:“无碍,我只是想早些见到你们,你写给我的信,可是早早就把我的魂给勾过来了。”
陆平衍豪气道:“走吧,回去歇歇脚,从霜可是花了好一番心思,为你们准备了很丰盛的接风宴。”
他的手搭在了盛枷的肩上,“用了膳,我带你去看看我的军营。”
接风宴确是丰盛。
赤焰军自己有耕地,还有自己的牛群羊群,加上朝廷补给,粮草一直都十分充沛。
所以吃喝方面几乎是管够。
夏桉先是洗了个热水澡,又一口气吃到了很多美味的特色美食,感觉赶路的疲惫一下子就消解了大半。
夏桉早早让双鹤在路上探查过。
鸿胪寺的人行得比他们要慢,大约还要三日才能到阳勒城。他们如此快地赶路,还是有了成效。
且他们此次西行,需要掩人耳目,是以已经让陆平衍对外宣称是亲戚路过,小住几日。
饭后,陆平衍带着盛枷去往军营,要跟他显摆自己的赤焰军。
欧阳从霜则在屋内与夏桉聊天。
二人围着火炉烤橘子吃,夏桉看着欧阳从霜:“每次读你的信,我都十分替你高兴,能感觉到你在这里过得很愉快,陆将军待你很好。”
欧阳从霜道:“他,的确很好。原本他比我大,可是事事都要听我的。所有的事情都会尊重我的想法。”
“嗯,陆将军是可以托付的人。所以你在这里,大家都放心。”
欧阳从霜默了默,道:“夏舒纬的事情,我听说了。听说是他自己申请去到偏远之处做县官的,是真的吗?”
夏桉点头:“是真的。”
欧阳从霜诧异:“他,能甘心?”
夏桉笑笑:“他不得不甘心。你不是外人,我不妨告诉你,此人着实自私无情,起先是要踩着同僚的功劳上位,结果没有成功,后来受人鼓动,对方不知许了他什么官位,他竟是将主意打在了我父亲的身上。”
欧阳从霜愕然:“他要害你父亲?”
“嗯,他要毁了我父亲。然后想自己做家主。可惜被我知道了,是我设法逼他走的。”
欧阳从霜感慨道:“此人也是糊涂。原本踏踏实实在翰林院做事,也会有不错的前程,结果竟是自己毁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