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木雕她之前不让萧迟去猎白虎时摔过。
但她检查过,没有摔坏。
“下去吧。”姜心棠没有惩罚那宫婢。
她想,或许是当时检查,灯火太暗,她没有发现木雕手臂有断痕。
可能当时她那一摔,木雕手臂就断了,只是还没有掉出来。
过了这么几日,宫婢一挪,手臂才掉了出来。
可她本来就担心萧迟。
尽管如此想,还是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
管事嬷嬷在一旁安慰她。
她让管事嬷嬷叫立夏进来,交代立夏出宫去找小满,让小满前往栖吾山把这事......
**二十九**
风雪终于停了,天地间一片寂静。春棠坐在桌前,凝视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第九章刚刚发布不久,网络上已经掀起轩然大波。有人称她为“真相的守夜人”,也有人将她比作“历史的掘墓者”。但无论外界如何议论,她知道,自己必须继续写下去。
张明远站在窗边,手中握着一把老旧的手枪??那是他们从上一个安全屋撤离时留下的最后一件防身武器。他沉默地检查着弹夹,动作熟练而冷静。
“你还在担心‘最终清理’的事?”春棠轻声问。
“不是担心,是准备。”张明远抬头看了她一眼,“他们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
沈明辉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部刚接收到信息的加密手机:“最新的情报显示,他们在追踪我们的人脉网络,甚至已经开始接触一些曾与我们合作过的出版商和线人。如果他们掌握到了关键线索……”
“那我们就必须先一步行动。”春棠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我不能让他们因为帮助我而付出代价。”
“你想怎么做?”张明远皱眉。
“主动出击。”她说,“我们还有最后一个证人没见,对吧?”
沈明辉点头:“是的,那个在林德昌死后负责处理遗物的人。”
“他手上可能有更重要的证据。”春棠站起身,目光锐利,“我们必须找到他。”
**三十**
他们连夜出发,穿越结冰的山道,前往位于边境的一个小镇。那里曾经是林德昌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地方,也是他死后遗物被秘密转移的中转点。
一路上,风雪再次袭来,能见度极低。张明远走在最前面开路,沈明辉背着装满资料的背包紧随其后,而春棠则紧紧抱着那本从老者手中得到的笔记本。
“你还记得那个老者的最后一句话吗?”沈明辉忽然开口。
“当然。”春棠低声重复,“他说:‘有些真相,不是为了改变过去,而是为了让未来不至于重蹈覆辙。’”
“这句话让我想起我妈临终前说的话。”张明远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她,“她说:‘如果你真的想做点什么,那就别让别人替你承担后果。’”
春棠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她知道,他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段历史,而她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哪怕要用尽一生。
**三十一**
小镇比想象中更加冷清。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门歇业,偶尔有几盏昏黄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像是黑夜中的微弱火种。
他们在一家废弃的旅馆落脚,房间里只有一张破旧的床和一张摇晃的桌子。春棠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之前收集到的资料。她知道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完成第十章。
这一章的名字叫:《最后的遗物》。
>“林德昌的最后一封信,是在他死前两天写的。”
>
>“信的内容从未被公开,也没有任何副本留存于官方档案之中。”
>
>“但它确实存在。”
>
>“它被藏在一个最不可能被发现的地方??一本普通的诗集里。”
>
>“而这本书,如今正躺在我手中。”
她一边写着,一边翻阅手中的笔记本。那本泛黄的书页里,夹着一封字迹潦草却充满力量的信。
>“亲爱的后来者:”
>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不在人世。”
>
>“但我希望你知道,我不是为了反抗而反抗。”
>
>“我只是无法忍受谎言成为真理。”
>
>“如果你愿意继续讲述这个故事,请记住:不要为我哀悼,而是要为那些还未说出真相的人发声。”
>
>“愿你在黑暗中找到光。”
>
>??林德昌
春棠的眼眶湿润了,但她没有停下笔。她知道,这是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章,也是她母亲生前一直在寻找的真相。
**三十二**
第二天清晨,他们找到了那个遗物保管人??一位年迈的老人,住在镇子尽头的一座破旧小屋里。
他开门时,眼神中带着警惕,但当他看到春棠手中的笔记本时,神情瞬间变了。
“你终于来了。”他低声说,“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他请他们进屋,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布满灰尘的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一本破旧的诗集,封皮已经褪色,但内页依旧完整。春棠轻轻翻开,果然,在某一页的夹缝中,找到了那封信的原件。
她颤抖着手指,将信纸小心取出,仿佛捧着一段即将复活的历史。
“谢谢您。”她看向老人,“谢谢您一直守护它。”
老人笑了笑,眼中闪烁着泪光:“这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
**三十三**
回到安全屋后,春棠立刻开始撰写第十章,并将其命名为:《林德昌的信》。
她在文中写道: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遗书。”
>
>“它是一份宣言,一份关于良知、勇气和信念的见证。”
>
>“林德昌用他最后的文字告诉我们:历史可以被掩盖,但永远不会消失。”
>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真相就永远不会沉睡。”
>
>“而这封信,是我们通往过去的钥匙。”
>
>“它提醒我们:不要遗忘,也不要沉默。”
>
>“因为,真正的自由,始于记忆。”
这一章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感动,甚至有人自发组织朗读会,将林德昌的信公之于众。
然而,压力也随之而来。
**三十四**
就在第十章发布的当天晚上,他们收到了一条紧急消息:
“他们已经锁定了你们的IP地址,正在调派人手围剿。”
张明远立刻拔掉电脑电源,迅速收拾好所有资料。
“我们必须马上离开。”他对春棠说。
“等等!”春棠急忙打开备用U盘,将最新章节的备份存入其中,“这是我们最后的章节,不能让它落入他们手中。”
沈明辉接过U盘,塞进口袋:“走吧,现在!”
他们趁着夜色逃离安全屋,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向山区转移。身后,警笛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追捕他们。
风雪再次袭来,寒风呼啸,雪花如刀片般划过脸颊。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
**三十五**
逃亡途中,他们意外遇到了一位来自境外的记者??一名曾在多个敏感事件中报道真相的女记者。她通过地下渠道得知了春棠的故事,并决定亲自前来采访。
“我知道你们很危险。”她看着春棠,语气坚定,“但我更知道,你们的故事值得被全世界听到。”
春棠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将U盘交给了她。
“请你帮我把它带出去。”她说,“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让它被世人看见。”
女记者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会的。”
**三十六**
几天后,《青石之下》第十一章在海外网站正式上线,标题是:
>**《尾声:永不熄灭的灯》**
>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
>
>“但有时候,它也会被人篡改。”
>
>“我们无法阻止过去被抹去,但我们至少可以留下痕迹。”
>
>“哪怕只是一段文字、一封信、一句话。”
>
>“这些微小的火光,终将在黑暗中汇聚成星河。”
>
>“而我们,正是那群点亮灯火的人。”
这一章发布后,全球多家媒体纷纷转载,甚至有国外学者将《青石之下》列为研究当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而在国内,尽管封锁依旧严密,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这部作品的全文内容。
**三十七**
春棠和团队最终成功抵达了一个偏远的边境村庄,在一位当地牧民的帮助下暂时安顿下来。
她站在村口,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你觉得,我们做到了吗?”张明远走到她身边,轻声问。
“也许吧。”她微微一笑,“至少,我们留下了记录。”
“那接下来呢?”
“继续写。”她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就不会停下。”
远处,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晨曦,仿佛预示着某个新时代的来临。
而在她的口袋里,那封林德昌的信,依旧静静地躺着,等待着下一个讲述它的声音。